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照片好在哪读懂后你的作品也能上报纸 [复制链接]

1#
脸部白癜风如何治 https://m.39.net/cm/a_k3ox0aj.html

能上《中国交通报》的是怎样的图片?新闻好图+专业点评来了!赏好图,看门道,听听编辑的专业解读与分享。

01

点线相交动静结合

芜(湖)黄(山)高速公路是从芜湖市延伸至黄山市的黄金旅游通道,线路全长公里,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图为建设者正在芜黄高速公路横跨省道立交桥进行桥面钢筋绑扎作业。

肖本祥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4.16第2版

俯视,安全帽、钢筋。抽像,圆点、直线。图片构图简洁大方,点线相交传达出动静结合之意:动者,建设场景,工人师傅搬运钢筋;静者,钢筋纵横,凸显工程根基扎实。

点线组合看似简单,实则不然,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一砖一瓦大厦乃成,图片如切片般透视立交桥工程内部构造,加之黑白版面,更添加历史感、厚重感。新闻即历史,历史即当下,这一凝固的瞬间即为工程点滴之印证。

——要闻二版编辑孙孟尧

02

倔强的手套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务段高铁路桥车间桥隧工史庆龙与工友们冒着严寒,在哈齐高铁松花江特大桥下的冰面上进行钻孔测量作业,保障桥梁安全。

寇智超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1.26第4版

图片中被冰封的手套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一,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牢牢地抓住观者眼球,无声地衬托着严寒中作业的工人们。

以物托人的暗喻拍摄手法,让新闻图片更耐人寻味;冰冷的画面以白色为主色调,红手套的点缀,为冰冻的地面增添了动感;手套与人物的对比,虚实结合的手法更凸显出主题背后的意义。珍贵的瞬间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得以升华,凛冽的作业现场似乎也多了些许温暖的陪伴。

——新媒体编辑翟慧

03

交通学习身临其境

在十堰市首家交通安全万里行教育体验基地,湖北市民实地学习体验交通安全知识,身临其境般体验交通事故的残酷。图为市民使用VR设备体验车辆侧翻。

罗伟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3.29第3版

图片构思巧妙,色彩明快,用高明暗对比法,突出主题。人物的倾斜感打破了画面静止的水平线,二维静态图片秒变3D,很好地诠释出体验学习的沉浸感。

——民生版编辑阎语

04

石玉跃武陵

9月10日,石阡至玉屏(大龙)高速公路(简称玉石高速)正式开通运营,两地行车时间缩短至85分钟左右。图为建设中的石玉高速公路将军山段。

胡攀学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4.21第2版

山雾弥漫,山势朦胧,图片中央的高架桥与桥下盘山路形成鲜明对照:曾经,人们要翻过蜿蜒崎岖的盘山路;而今,通过高架高速公路可径直通达。这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进步。

通览全图,山水云雾与基础设施融为一体,巨大的工程融入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不显突兀,此不亦绿色交通的应有之义吗?

——要闻二版编辑孙孟尧

05

隐形的守护者

上海地铁16号线工作人员对列车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乘客出行平安。

樊向前摄

刊于《中国交通报》.07.21第7版

高耸的轨道上整齐停放着地铁列车,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庞大的车厢体积,与工作人员形成鲜明对比……图片展现了安全重于泰山,地铁工作人员肩头的责任也尤为重大。伸手触碰到的零件,手中紧握的表单,为我们讲述了守护乘客平安出行背后的故事。

——城市交通版编辑单佳雯

06

党员抢险救援队

7月20日,极端强降雨袭击河南省郑州市,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城区严重内涝。图为7月22日,河南交投交通建设集团豫北分公司成立“党员抢险救援队”,赶赴新乡卫辉市塔岗水库救援转移附近村民。

张烨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7.23第2版

灾情救援报道,影像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力量和内涵。这张照片来自救援一线的交通职工,时效性很强且真实。灾民脸上的表情、隐藏在雨衣下的交通人背影……照片将人类的坚强互助定格,这是见证的力量。

——要闻二版编辑王晓萌

07

千里沃野上的“舞者”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千万亩大地上,一架架飞机正在绿色的沃野之上展翅翱翔,喷洒农药。每架飞机通过悬挂的10个至12个高速旋转网孔雾化器,喷洒出药雾带,雾化的药液均匀落在农作物叶面上。图为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两位农民向掠过头顶的飞机招手。

陈松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7.29第3版

图片色彩以绿色调为主,飞机喷洒作业期间,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云海里。这张图片的最大亮点是画面中的两个人物和飞机直接互动,空中的飞机和人物形成呼应。人物点缀在沃野中,仿佛镶嵌在绿色的海洋里,格外耀眼。

此图有明有暗,情景交融,为读者演绎了淳朴、生动的自然之美。

——民航版编辑刘玢妤

08

22道弯弯进家家户户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村民居住分散。以前在新贝河到金竹坪这段总长2.8公里,共有22道弯的砂土路,被土家人形象地称为“倒拐子弯”“回头旋”“弹簧路”。年9月,长阳县交通运输局开始对其进行硬化,今年3月底正式通车。两图分别为昔日通往金竹坪的砂土路和完成硬化的新山路。

田太池黄善君摄

刊于《中国交通报》.04.14第2版

图片中平视角度下的砂土路弯弯折折,给人逼仄促狭的直观感受,画面两侧的高山悬崖更添惊险;完成硬化的公路以俯视视角呈现,整体线条流畅舒朗,画面效果磅礴大气,两相对比,极具冲击力。摄影师用镜头,为读者展现了公路建设成果为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要闻二版编辑苗蕾

09

冰路巡查

受超强寒潮大风影响,渤海海域海冰不断发展,沧州黄骅港海冰厚度已达1米左右。河北海事局合理开展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提高船舶周转效率。图为“海巡”轮在辖区巡航勘察冰情。

傅新春图

刊于《中国交通报》.01.12第1版

银色的冰面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两艘执法船舶顶风破冰开展巡查。为保障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海事系统利用新型装备和技术,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图中两艘船一前一后,遥相呼应,彰显了新时代海事人的风采。

——要闻一版编辑马士茹

10

高原护路人

每逢立冬时节,青海朔风吹起,雪花飞舞。图为年11月初,在青海省公路局大通公路段所辖养的国道线K米大阪山段,所属工区职工营救受困车辆。

代峰摄

图片中,橘红色的衣服,犹如雪中的团团火焰,在严寒中燃烧,一如高原人一颗颗火热的心。画面中,天气虽冷,但聚焦出来的劳动场面却热火朝天。飞扬的雪、舞动的铁锹、等待通过的卡车,构成了一副感人的画面。反复看画面的情节,也许只有“劳动最美”这四个字形容才最恰当。

——青海记者站马菊香

11

秋天的调色板

年,唐山港跻身世界港口第三位,成为全国最大的进口铁矿石接卸港。图为无人机航拍的唐山港矿石码头堆场全景,横线条中间两个传输机在作业。

魏伟摄

品种不一的矿石形成五颜六色的堆场,环保防尘喷水过后,一座座堆场像五彩缤纷的油画调色板。整张图中有明有暗,有冷有暖,在对比中融合成一幅“秋天的色调”。图中两个作业的传输机打破了秋的静,更是镜头语言的精准呼应。

——新媒体编辑翟慧

12

太空漫步

京哈铁路秦沈段西起河北省秦皇岛市,东至辽宁省沈阳市,线路全长公里,是中国自行设计并修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快速客运专线。图为中铁电气化局和沈阳局集团公司铁路工人,在山海关站客场对横跨10个股道上固定绳、软横跨设备进行空中更换、调整的施工场景。

翟有丰摄

这张图生动地记录了施工场景,这正是:蓝天手中擎,太空步轻盈。作业工人们像跳动的音符游走在五线谱上。画面用钢丝切割出对称型构图,编织出“钢丝织五线,铁人谱歌声”的施工画面。

——新媒体编辑翟慧

策划丨翟慧

投稿邮箱:xww

zgjt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