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远古社会时人类学会用木头和石头磨成锋利的工具去捕猎、分割,这就是刀的雏形。
随着生产力逐渐发展,刀的种类样式不断更新。
在我国历史上,由刀的用处衍生出来的和刀有关的职业也是非常多的,常见的比如有士兵、杀手、刀客、屠夫、柴夫等等。
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上有没有一些特殊职业和刀有关的呢?
在封建社会各种生产条件的制约下,“刀”这一工具所发挥出的价值要比今天更大,用法也要更多。
关于刀的特殊职业,主要有那么三种,分别是刽子手、赊刀人和刀子匠。
刽子手
大家并不陌生,是在封建社会从事于处死犯人的职业。
刽子手这个岗位历朝历代都会有,但是由于这个职业过于血腥,常常被人认为不吉利,尤其是在充斥着各种封建迷信的古代,人人都对刽子手敬而远之,害怕沾上不干净的东西。
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少有清白出身、生活安定的人去从事,大多数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血气男子才干这个,为的就是混口饭吃。
当然了刽子手不仅是像影视作品中那样拿着刀咔嚓一砍就完事了,刽子手是一门有着大量规矩和需要技巧的行当,刽子手在行刑时要做到一刀就结束,不能有回头刀,因此就需要长期训练刀工。
通常刽子手会通过劈砍冬瓜来练习,最终达到“庖丁解牛”的熟悉程度。
在旧社会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刽子手的刀,扎纸人的手艺,二皮匠的针线,仵作的眼睛”,可见刽子手的鬼头刀是相当有说法的。
刀子匠
很多人对这个词很陌生,刀子匠其实就是给太监阉割的工种。
在古代有很多走投无路,吃不起饭的人或者有亡国的奴隶,这些有很多就或主动或被迫成为太监。
太监在我国有很深远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明确记载的宦官,只不过当时的宦官不一定是完全阉割的人,直到东汉才都是完全阉割的太监。
正是由于太监这一扭曲的职业出现,才有了创造太监的刀子匠。
刀子匠和刽子手一样,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不同的是刀子匠对手法、传承的要求更高,甚至刀子匠是得到国家承认的特殊专家。
刀子匠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收入主要靠两个方面:
一是收取手术费;
二是在太监赎回自己“宝贝”的时候。
之所以刀子匠是特殊职业,一方面是工作内容特殊;另一方面就是对技术的要求高,手术中的切割深浅度、用刀的力度大小、从不外传的特殊药物等等。
所以历朝历代的刀子匠几乎都算是垄断行业,具有严格的传承。
说完了两种对人进行“手术”的职业,接下来这一种要比前两种显得更加神秘,
赊刀人
赊刀人可能有些人会在网络小说中听说过,甚至当下有网络流行语说赊刀人是一种民间传说中会预言的人。
其实真正的赊刀人并没有这么玄乎,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制约,铁制刀器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批量使用的,因此会有赊刀人向老百姓赊刀使用。
而这些赊刀人为了营造一幅神秘感,会在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谶语,如果成真就会来收钱,反之就白送,并且这些谶语往往都是那种大形势性质的,具有较高的预见性。
这些谶语怎么说呢?就如“三人进京赶考问前程,先生不语而竖起一指”一样(应该不是中指),整个儿就一“万金油”。
当然了,据传说第一代赊刀人是鬼谷子的徒弟,在赊刀之外会给人算卦占卜,因此才会在种种传言下将赊刀人说得越来越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