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慷慨悲歌电影悬崖之上 [复制链接]

1#

从这幢六层的住宿楼下来,到停车场驾车出发,五分钟到市区,一刻钟左右现身影院。这是以往轻车熟路的经验之谈。挑挑拣拣好不容易相中了一部电影,居然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午饭后提前半小时就早早动身,以为绰绰有余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料到大意失荆州,逢的是“五一”假期的头一天,寻常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一路上车流滚滚,前方路口红灯一亮,戛然而止的阵势神龙见首不见尾。

停好车,匆匆忙忙乘电梯直上六楼影院,旋风般卷进放映厅,里面忽明忽暗,电影声浪回荡已经开场十分钟不止了。

“五一”假期第一天的下午其中两个小时,我就这样忘神沉浸在张艺谋新片作品《悬崖之上》无头有尾的观影体验之中。

我不擅长写影评,天生缺乏对事物细致入微的洞察能力。对别人一目了然自相矛盾的事情,依我看来也合情合理。所以看电影后写文章,初衷就不是来对《悬崖之上》评头论足。何况这部佳口碑电影才上映两三天,媒体上好评如潮已经连篇累牍,猫眼已上了9.2的评分。犯不着我滥竽充数说三道四再去凑热闹,如若拾人牙慧一般可笑。

在前上方大银幕反射的幽暗光线下,我落座的位置,左侧挨着我的是一对头发雪白的老夫妇,看上去年过花甲的两位老人观影时摘下了花镜可能看得更清晰;正前方前排的两个座位,则是两个顶多不过十六七岁的小女生,其中一个时不时附身在同伴耳边窃窃私语,她忍不住剧透指不定就是“二刷”这场电影。能将爷爷奶奶辈和孙子孙女代的观众吸引进电影厅,可见这场电影确有过人之处。

也许我的看法有些断章取义的武断,年轻一代追剧大多数的起因是为了欣赏连贯画面中影视明星活灵活现的风采,上了年纪眼睛昏花的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缅怀和佐证一段远去的历史,沧桑岁月,感动和欣慰,澎湃的是光阴余生里的某一刻……

倪大红饰演高彬

而我之喜欢电影,除了起源幼年来的爱好,更是半生来让我感动的事,在机缘巧合的场景一如既往又让我不能自已地感动如初。像极了涉世未深一颗未泯童心,因为眼见为实,所以将光影视听效果里的世界信以为真。在这里也不是要讨论《悬崖之上》的故事是否虚构,但我深信不疑,八十多年前沦陷在倭寇铁蹄下的东三省,挚爱着这个国家的志土前辈们与伪满变节之徒和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无论刺刀见红的正面战场还是斗智斗勇的秘密战线下的不屈抗争,比电影里呈现的残酷何止十倍。

电影里的情节,作壁上观尚且触目惊心,如是一场灵魂的拷问和甄别。

张译饰张宪臣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时,“伪满”下的东三省已让日本人盘踞了七年。古有“……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帮奴颜媚骨分子们本是中国人却趋之若鹜为侵略者卖命,助纣为虐镇压抗日活动,疯狂捕杀仁人义士唯恐对日本主子不忠不孝!

骨子里到底是没有气节的奴才,在雪地里枪杀捕获的地下党人时谈笑风生,不慌不忙给没断气的补上一枪。何曾闪念过一丝愧疚和于心不忍。

“死囚犯”受尽酷刑被折磨得早已不成人形,在大雪天的刑场上五花大绑跪成一排。刽子手们子弹上膛枪抵死罪者的脑袋,枪声一响,鲜血喷溅,应声倒地……生和死在一念之差,要想活下去其实很容易。只要将敌人想知道的一五一十交代就行了,不但性命无虞说不定还会封官晋爵从此锦衣玉食……

其中一个见死亡逼近,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千钧一发之际刀下留人。如若没有他的叛变和出卖,这场电影这个故事无从谈起。

刘浩存饰小兰

信仰、理想相对于生命究竟什么更重要,茫茫天地间别无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取舍?

这个世界,有的人为了一个凌云壮志,一个誓言舍生忘死,壮怀激烈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电影中的张宪臣不幸被捕,铁骨铮铮一条汉子。在秘密刑讯室轮番酷刑铐问之下坚贞不屈,血肉模糊被拖上电椅,折磨到大小便失禁都一字不说。最后为了掩护打入敌人心脏的同志,为了不辱使命慷慨赴死。

于和伟饰周乙

前辈先烈英雄人物也是血肉之躯,说到底也是有喜怒哀乐炙热感情的凡人,不是什么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们笑对死亡和屠刀,难道是为了自己吗?文天祥的《正气歌》有一句。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军队三个月吞噬了东北三省,随着中国军队撤到关外,日本人迫不及待一手扶植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御座”,俨然一个国家,实则是臭名昭著受人摆布的傀儡政权。“满洲国”里,日寇淫威之下,有人摇尾乞怜甘心为奴,恶奴残害同胞甚至比日本人更丧心病狂,更有人一腔热血,为救亡图存置生死度外行走在刀尖火海般的悬崖之上,在完璧破碎河山的破晓黎明前流尽最后一滴血。

电影从头到尾,沦陷下的东北都在纷纷扬扬飘着大雪,皑皑积雪白了森林,铺满了城市街头。冰冷而肃杀,雪花飞舞朦胧乱世仿佛是一面照妖镜,纤毫毕现的是人心、风骨和气节……

-5-

浙江绍兴

原创作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