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品被复制画家很苦恼取证耗钱耗时,维 [复制链接]

1#

听过撞衫、撞包、撞发型,但当一位画家与另一位“画家”撞画了怎么办?近日,在北京宋庄发展的画家贾宽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作品近段时间被发现有不少“山寨版”出现在某些网络销售平台上,价格是他目前画廊代理价(元一平尺)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年出生于河北内丘的贾宽,师从当代著名画家明瓒、李津,现为自由艺术家,居于北京,工作室在宋庄。他很早就发现,一位名为“刘士永”的画家复制他的作品,而且这位“刘士永”在不同网络商家的拍卖,标注的简历各有不同,一会是最具潜力的山水画家,一会是知名工笔画画家、写意人物画家……

成都商报记者搜索网上数家涉及艺术品的销售平台,发现“刘士永”的作品在网上的价格在一两百到一两千之间,作品《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在某家著名电商平台上的网络拍卖甚至以元的价格成交,《守一图卷》也拍到了元的价格,这位“刘士永”在该电商上的头衔是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另一个页面上显示的则是中国书画研究协会理事,获清华大学华文书画院硕士学位,中国知名工笔画画家,专注于将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国画相结合……)。据查询,在年10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十三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里,中国书画研究会名列其中。

贾宽:有心维权无力支撑

贾宽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其实他发现有六七个人在抄袭他的作品,和这个“刘士永”甚至还见过几次面,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在仿他的作品。

贾宽为了求证,还专门找过“刘士永”,“当时他在潘家园卖,好像是80块钱一张,在宋庄也想跟他见面说,但总见不着面,他就跑了。”再后来好多人建议贾宽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可是打官司,取证上好多条件,很麻烦,耽误我的时间,说实话,真走法律这条路,刘士永本身也不是有钱人,就算打赢了,也不能赔几个钱,打官司我在经济上也要垫付好多钱,后来就搁置了。”

贾宽说,对方抄袭的都是他年创作的一批作品,“对方一直抄的那个画,是我那时出过的一本画册,他可能是拿到那个书作为模板吧。”贾宽年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艺术品备案,一些做艺术衍生品的商家上门跟他谈合作,用作品形象做相关衍生品在网上销售,这也涉及到版权问题。但贾宽表示记不得这前后的时间关系,哪是原创哪是仿冒了。

贾宽称自己和“刘士永”只在和刘拍照的过程中有过一次交流,“刘士永”还咨询过他作品好不好卖,据贾宽了解,“刘士永”目前已搬到潘家园附近住。“我在网上了解过他,他不是正式美院毕业的,他之前不画人物,是画花鸟画的,他当时还拿着十几张传统的花鸟画给我看。”

“借用,我理解,比如我们做学生时,借鉴老师的东西比较多,这也是一个传承,但不能照搬。”贾宽说“刘士永”等人现在就是纯抄,一点都不变,行家一看就知道。“我都能想象,他们的办法就是,地灯一打,复印一个作品大图,一张白纸铺上去,就按照那个画,基本上不走形,画出来一模一样,一天可以画很多张。”

贾宽也提到,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在取证上很费劲上。作品备案他也做过一部分,但画一幅画就要做一次认证,的确麻烦。在交易的取证上,也比较麻烦,贾宽说,要是起诉这些销售仿品的网站也占理,“但很多网站的成交记录也不一定都真实,即便有真实交易,它的成交记录也可能被删除。”

“刘士永”回应:不是我仿的,已经不卖了

成都商报记者以买画为由,于10月31日下午加上了这位“刘士永”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