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朝第一大太监刘瑾,到底有多可恨以至于被 [复制链接]

1#

太监刘瑾到底有多可恨?为何会被凌迟整整三天?

刽子手在他的身上,割了足足刀,剜下来的肉片被百姓一抢而空,用来下酒泄愤。

刘瑾到底做了什么,为何会使众多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刘瑾年生,六岁时便净身入宫成了名小太监。弘治年间,刘瑾在工作中犯下大罪,差点就被处死。此事让他深深感到权力的重要性,于是死里逃生的他,花光毕生积蓄贿赂了当时最有权势的,大太监李广吗,由此得到了去东宫伺候太子朱厚照的宝贵工作。这便是刘瑾平步青云的第一步,因为深得朱厚照的喜爱,于是他一继位,刘瑾便跟着鸡犬升天,成为钟鼓司的主管,不久后又被指派掌管“五千营”。自此尝到了权力美好滋味的刘瑾,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他认识到皇帝朱厚照的宠爱,才是他能手握大权的根本。为了讨好朱厚照,他天天进献鹰犬、歌舞、胡姬等奇珍异玩,让朱厚照沉湎于声色而不理朝政。

还时常引诱他微服出巡,出宫游玩。为了能从民间不断搜刮珍宝,刘瑾还在京城附近大量抢夺百姓土地,置办所谓的皇庄取乐。在朱厚照的纵容下,刘瑾置办的皇庄多达三百多所,无数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朝廷的大臣们见此情景,纷纷站出来弹劾刘瑾。但朱厚照从小跟刘瑾一块长大,关系亲近,对于这些谏言一概不信、直接把偏心写在了脸上,为此可愁坏了众多大臣、于是他们联合钦天监,打算以星象异变为由,将刘瑾弹劾下台。

朱厚照本来对那一摞摞弹劾刘瑾的谏书视而不见,但天象异变的消息,还是触动了他的内心。于是朱厚照总算是下定决心,打算将刘瑾等祸乱朝纲的太监送往南京。哪知群臣中出了个叛徒,他得知消息后,竟将此事提前告诉了刘瑾。于是就在遣送前夜,刘瑾匍匐在朱厚照的跟前,一边哭一边卖惨,还要边打感情牌,说皇帝我们从前如何如何。等朱厚照被感动得差不多,情绪烘托到位后,刘瑾却突然变脸,将矛头直指当时的司礼监主管,和弹劾自己的文官集团。他对朱厚照说,这些人同气连枝,看似是弹劾我这个蛀虫,实则却是在逼迫皇帝您,让您按着他们的心意行事。朱厚照听完大怒,觉得刘瑾说得实在是太有道理了。那些文官就是爱教别人做事,于是他大手一挥,所有参与了此事的官员,统统受到处罚。朝中势力一番清洗,刘瑾不降反升,从此控制了明朝各大要害部门。

将政敌逼走后,刘瑾越发兴风作浪。他贪婪成性,每年明朝官员照例进京述职时,就是他大肆敛财之机。不管大官小官,但凡来到京城,都要向他行贿。少则白银千两,多达白银五千两,不少官员拿不出这么多钱,只好去向富豪借贷,由此还衍生出一个专有名词——京债。除此外,他还公然卖官鬻爵。以收到的贿金来决定官员的升迁,甚至假传圣旨,以至被民间称之为——刘皇帝。

俗话说得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不加节制的贪婪行径,最终将他自己推向了死亡的深渊。公元年,安化王以讨伐刘瑾之名发动叛乱,朱厚照派大将杨一清平定此乱。押送安化王回京的路上,杨一清因为和刘瑾本身有世仇,于是他决定拉拢刘瑾手下的张永。为了夺取权力,张永最终答应了杨一清的请求。于是在朱厚照的宴会上,杨一清拿出安化王的檄(xi)文,细数刘瑾这些年犯下的罪恶。朱厚照听完大吃一惊,派人将刘瑾逮捕并抄家,但他起初并没有杀刘瑾的想法。哪知抄家后从刘瑾家中,搜出不少伪造的玉玺、玉带,甚至在刘瑾常帮朱厚照扇风的扇子里,还发现了两把匕首。朱厚照勃然大怒,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

公元年8月25日,刘瑾被押往刑场。现场人山人海,百姓们各个喜气洋洋。刽子手扒下他身上的衣物,开始凌迟。每刀只割指甲片大小,每满十刀便暂停报数。刘瑾疼痛难忍,开始胡言乱语地大骂,并说出不少朝中密辛。被剐了刀的刘瑾血肉模糊,但他内心仍盼望着皇帝能收回成命,于是忍痛喝下稀粥。哪知第二天,更加残忍的酷刑袭来。他的嘴中还被塞满核桃,再也无法喊叫,就在极度的痛苦之中,凄惨死去。而直到第三天,刽子手割满刀后,方才斩下他的首级,将他挫骨扬灰。至于刑场下的百姓们,纷纷抢夺那些割下的生肉,只为带回家,祭奠那些被他害死的冤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