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6点多,经过5小时手术,当那位受伤的当地老人终于苏醒时,我向着诊室外伸出两个手指,打出了‘V’字手势。急诊室外面响起了非洲特有的节奏,那是十几双脚踩着地面的声音,他们有节奏地喊着,‘西努瓦、西努瓦’。我的眼泪突然就流了下来,我听得懂,这些当地人是在喊,‘中国、中国’。我知道,这份尊重和感谢,不是对我,而是对我的祖国。”
——医院援非医生王景波生活报记者徐日明
1日19时,身在非洲毛里塔尼亚的王景波拿起手机,点开妻子的头像,说:“老婆,祝你和儿子国庆节快乐。”他知道,现在已是北京时间2日凌晨3时左右,母子俩一定在睡觉,但这就是他一天中刚刚闲下来的时候。
37岁的王景波是医院的外科医生,7月25日,他来到毛里塔尼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1日,生活报记者与这个远在异国的冰城医生连线,感受他在异国度过的国庆节,在这里,拯救生命就是最好的庆祝。
吃不到新鲜的蔬果
换季时
非洲孩子更容易得病
“当地人看起来强壮,事实上身体却很弱,因为能吃到的果菜很少,严重缺乏维生素,天气有变化的时候,他们很容易生病,尤其是孩子们。”
10月1日,在毛里塔尼亚的基法地区,气温高达40℃左右。“但我仍然能感觉到降温了,因为蚊子比我刚来的时候少了六七成,而且当我们吃完早饭来到诊室时,门前已经排了好几个得呼吸道感染的孩子。”王景波说。
这一天,他迎来的第一位小患者是一个叫爱丽(音译)的女孩子,因为天气降温,小女孩一直在咳嗽。对此她的妈妈不太在意,因为好多孩子在这个季节都会咳嗽,休息几天就会好。接着,一个叫阿伯弟(音译)的男孩也咳嗽着进了诊室,他病得更重些,还发着烧。
王景波说,在基法长达8个月的旱季里,只有洋葱和土豆能适应缺水继续生长,如果还想吃其他蔬菜或是水果,就只能开着车穿过沙漠,到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去买,然而也只能带回被太阳晒得干瘪的西红柿和青椒,还有因为缺水而异常苦涩的梨子。
“因为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当地的孩子们严重贫血、缺乏维生素。虽然孩子们看起来很结实,其实身体很弱,在换季的时候,他们很容易生病。”
旱季8个月一滴雨也没有
几乎天天有人被食草动物顶伤
“在基法的旱季,8个月几乎不会下一滴雨,虽然*虫大量减少了,但食草动物会因为没有食物和水而烦燥起来。孩子们没有玩具,当他们和动物们玩的时候,经常会受到伤害。”
雨季马上就要过去了,地上的草已经开始枯萎。直到明年六月,基法几乎一滴雨也不会下。当地时间9时许,一个叫瓦力力(音译)的孩子被送进了诊室,右臂外伤,是在附近逗一头野羊时被顶伤的。“我经常和它一起玩,不知道它今天是怎么了,突然向我顶过来,我拼命跑,可还是被它顶伤了。”瓦力力说。
“我刚来的时候还是雨季,蚊虫和*虫比较多,经常有人被蝎子蛰伤,被蚊子传染疟疾。而近一个月来,因为雨季的离开,沙漠里缺乏水和草料,几乎每天都有孩子被食草动物伤害,被野生的牛羊或驴马顶伤、踢伤。”王景波说,“当地还有一种称为‘撒尿虫’的昆虫,体内有腐蚀性液体,人的皮肤接触后会烧伤、留疤,现在也到了这种昆虫活跃的时候,它们同样让动物感到烦燥。”
因为当地人没有住院休养的习惯,伤势处理完后,瓦力力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回家了,临行时,他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
“不少基法人会说几句中国话,你好,谢谢,中国医生,这是多年援非的成果,他们信任中国医生。”王景波说。
国庆加菜还没吃到
一通急救电话叫走了中国医生
“几天来,我们计划着国庆节的庆祝,畅想着一顿大餐。非洲同行们也凑过来,打算蹭一下我们的节日,然而急救电话打乱了所有计划。”
送走上午最后一个病人时,王景波饿了,一看表已经过了12点。“今天是国庆节,食堂特别为我们准备了好菜。”王景波说,医院里的非洲医生们等在那里,显然也听到了“国庆节加菜”的消息。一直以来,“蹭”中国医生的饭已是非洲医生的惯例,用他们的话来说,中国的菜好吃,样式也多。午饭开始前,王景波拿出了手机,诊室的信号很差,只有食堂信号最好,他想打开视频看看三岁的儿子。小家医院里加班,医院去找爸爸。打开手机,王景波看到朋友圈里都是“祝祖国生日快乐”的内容。“远离故土的时候,朋友圈里一面面的国旗就是最美的图案。”
正在这时,援非医疗小分医院的电话。一位黑人老太太因突遇车祸,伤势严重,已经出现了休克,医院恳请中国医疗队施行急救手术。
“准备了一上午,你们却都走了,这些菜怎么办?”食堂工作人员说。
“回来再吃吧,我们到非洲来,不是为了庆祝的,他们更需要我们。”援非小分队的三名医生放下碗筷上了车,医院。
5小时手术挽回老人生命
亲属们打着节奏齐声欢呼“中国”
“当黑人们踏着节奏,喊着‘西努瓦’的时候,我的眼泪突然流了下来。”
医院的时候,当地医生和伤者的家属已经等在那里了。
老太太的伤势相当严重,右股骨颈骨折,右肱骨骨折,腹部复合外伤,同时伴有失血性休克。三位中国医生一面会诊影像,一面做着术前准备。13时30分,手术开始了。
除了操作手术工具的声音、医护人员简单交流的声音、窗外昆虫的声音,急诊室没有了其他声音,门外的十几位当地医护和家属好像都离开了似的。中国医护人员一刻不停进行着骨折固定手术与外伤急救措施。输血、输液、缝合、打板固定、恢复体征。
“约5个小时后,老人苏醒了,当看到老人醒来,向我们微笑的时候,我一下子松了一口气,一下子感觉累了,而且真的饿极了。”
手术室的门推开的一刹那,看见在门外焦急守候的患者家人,王景波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一个“V”字手势。亲属们松了一口气,厚厚的嘴唇激动地颤抖着,随即流出了泪水,口中不停呢喃着,突然,十几双黑色的大手同时竖起拇指,弯起腰,踩起非洲特有的节奏,用同一种声音喊了起来,“西努瓦,西努瓦”(中国,中国)……面对此情此景,王景波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和这些非洲人们一样的透明晶莹。
回到驻地的时候,国庆节的饭菜已经凉了,印着国旗的白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可是医生们的心里还是热热的,刚刚挽回的鲜活生命,就是对国庆节最好的庆祝。王景波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