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报纸情缘
作者
李小强
一如对各类经典书籍的钟情,好的报纸亦是我的“宠儿”,经常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但我对报纸的最初印象,还得追溯到儿时。记得那时,每至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等重大特殊时节,人们往往要上街赶集,花上区区几块钱称三四斤旧报纸,回家将仅有的两三间土屋的麦衣泥墙整整齐齐裱糊一新,再错落有致地贴上一两张漂亮的年画、一圈鲜艳的墙裙,农家小屋院落顿时便有了一种浓浓的节庆氛围。此外,多见的也许要数村里众多的烟民,茶余饭后或农闲时间,将搜集来的废旧报纸裁成纸绺绺儿,稀罕地从怀里掏出,然后小心翼翼地卷了老旱烟,三五成堆在农家热炕头或向阳墙跟一边东家长西家短话鸡零狗碎道桑麻农事,一边神仙似的嬉笑怒骂吞云吐雾。当然,冥冥之中我最羡慕的,也许还是那一两个殷实的“干部”人家,窗明几净,摆设讲究,铺展在厅堂桌上的一叠醒目的报纸,勾起我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幸福生活的梦想……后来上了小学,但物质匮乏尤其图书稀缺的时代,课堂上除了仅有的一两本课本,不再有什么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偶有同学私下传阅的“小人书”,纵使破破烂烂也实在是稀奇的可以。再加上学校教师的坚决反对(记得当时凡与课堂教学或课本无关的,大概是一律禁止的),此类书籍尽管为儿童所喜闻乐见,但毕竟不登大雅“难见天日”,阅读被迫只能成为神秘的“地下工作”。好在后来学习还算优秀,尤其能写得一手比较像样的汉字,因此有幸被老师交给了办黑板报的美差重任。这样,教导主任或班主任便会隔三差五散发一两份新报,以备选摘一些美文,摹绘一星尾花,不仅为班级增光校园添彩,也算是无意中对我的一种“额外补偿”和特别锻炼。而那些报纸,如当时学校订阅的《少年文史报》,实在是比课本内容丰富有趣多了。每每见到,如获至宝,一睹为快。甚至有段时间,因了课业的正经乏味,和好友乘着给陈老师抬水之机(那时山区学校,不像现在有便捷可口的自来水。值日生每天都要轮流提着一个大水桶,沿着蜿蜒的山乡小路跌跌撞撞、摇摇晃晃为任课教师到远远的山沟里去抬水,以备日常炊饮之需),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床上散放的一沓报纸来了个“顺手牵羊”,溜之大吉——兴奋了多日,也惶惑了多日!高中、大学的校园,闪亮的橱窗是一道独特而美丽的风景。学校会在此定期不定期贴出各样报纸和学生的相关优秀作品,以供师生欣赏、观瞻。而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各类“副刊”。一有空闲,我不是“泡图书馆”,就是久久伫立“窗前”,逐字逐句认真拜读。偶有自己仰慕的作家或熟识的文朋诗友之新作刊登,内心敬慕之情便油然而生。同时,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向上……时光荏苒,学无止境。再后来,有幸成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可谓十年寒窗,如愿以偿——终于可用一生拥抱书香,守护童心。记得工作之初,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订阅一报一刊——《未来导报》和《小学语文教师》,即成了我的案头之物。借着平日*治、业务学习之机,阅读相关专业文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能力,促进成长。但由于当时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报刊往往不能及时送达。我特别钟爱的一些“日报”基本就是“月报”——因而对于爱读书看报的我来说,倍加珍视。而期待邮差和新报的到来,却是一种怎样的焦急和欣慰!面对墨香扑鼻的厚厚一沓报纸,我总要在别人不屑一顾甚至“弃之如蔽履”中寻寻觅觅,一张张翻阅,像“淘宝”一般,细心挑选并整理心仪的文艺副刊,进而在教学之余慢慢咀嚼赏读,感受文字之美,了解故事之趣,领悟智慧之思,享受阅读之乐。至此,《中国教育报》《甘肃日报》《定西日报》等渐次走进我的视野,阅读中不断领略它们不同的风采和别样的精彩。然而,也许源于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以及常年四季的耳濡目染,《定西日报》逐渐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尤其是之前的周末版“品味”“绿洲”和如今的“文化”“华岭”栏目,确乎是我的最爱。如果说其他版面让我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民生变化等的话,那么该报的文化文艺副刊则让我在通读一篇篇美文佳作、欣赏一幅幅书画作品中,渐渐认识了许多优秀作家,并透过其优美的文字、典型的画面形象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不断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智慧时空,同甘共苦,体悟人生,升华生命。尤其是后来不时有自己的“小文”见诸报端的时候,我对贵报更是情有独钟,“敝帚自珍”。因而每当收到新报,遂迫不及待一字不落地仔细读完。然后,恭敬地将其叠置案头,常读常新,守望相伴。当然,作为一名忠实的语文教师,我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上行下效,并真正做到以“阅读点亮孩子生命的前程”。因此,除了学校例行订阅的报刊外,多年来我还坚持自费订阅《语言文字报》和《语文报》,择阅有关语言文字学习、语文教育教改等文章,从而为己答疑解惑,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努力做一名更加优秀的人民教师。回眸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风雨历程,求学寻知,教书育人,读书看报,真正受益匪浅。尽管岁月消逝,时过境迁,但这一嗜好和习惯依然如故。特别是当前受着日新月异的网络自媒的“冲击”,但我会择优而存并自觉抗拒诸多炫目无意的“诱惑”,透过纸质书报这小小传媒和“视窗”忙里偷闲,闹中寻静,目行文字,心灵共鸣,俯仰大千世界,体察人间万象,力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默默坚守诗意的语文教育教学园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生命摆渡人”和“灵*工程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