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谭嗣同行刑时,慈禧为泄愤,钝刀施刑连砍3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 https://m.39.net/pf/a_7534559.html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答康有为语》

古往今来想要打破陈旧的老派思想,势必就有人推陈出新,敢为人先。而有变法改革,就会有流血牺牲。

光绪年间曾发动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虽然最后的结局失败了。

但是却给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唤醒了沉睡中爱国人士懵懂的内心,也为之后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在为变法发光放热,奋力救国之后却被“守旧派”代表的慈溪,狠心杀害。

据历史记载,谭嗣同受刑时被钝刀砍了足足30刀才毙命,残忍至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01出生官宦家庭的谭嗣同

谭嗣同是清朝光绪年间朝廷一品大臣谭继洵之子,其父官居高位,不但是当时的光禄大夫,更是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手握重权。

而谭嗣同从小在如此富裕的官宦家族中长大,自然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本该享受荣华富贵的谭嗣同,却在小小年纪就很有自己的想法。

谭嗣同读书时天赋异禀,博古通今,文章写得也极好。

后来谭嗣同拜当地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恩师的启蒙之下,他接触到了王兴夫思想。

年仅12岁的谭嗣同内心便萌生了爱国的志向,他的思想是新潮的,开放的。不是墨守成规的。

当时的谭嗣同极为厌烦守旧的八股文,曾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

用来表示自己对新思想的期待和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谭嗣同内心还有侠肝义胆,他在当地结识了有名的好汉侠客-“大刀王五”,两人相见恨晚,结为了生死之交。

02维新运动-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倡导新文化的行为,遭到了守旧顽固父亲的反对,父亲认为儿子此举是叛逆行为。

谭嗣同不惜离家出走,为了维新运动在全国各地到处宣传,而维新派也在当时得到了光绪帝的大力支持。

只手遮天的慈禧太后发现了这一切,她担心维新派威胁自己的统治。

慈禧便软禁了光绪帝,得知这一消息的谭嗣同和其他维新派成员,心急如焚,他们商量设法营救光绪。

于是一帮人策划了“围园杀后”的行动,但是任务艰巨,一旦失败更是会牵连光绪。

于是谭嗣同找到了重兵在握的袁世凯当帮手,没想到阴险狡诈的袁世凯,表面应允,背后却将这一切秘密告诉了慈禧。袁世凯的行为也让维新派永无出头之日。

勃然大怒的慈禧,自然不会放过觊觎自己性命之人。

慈禧下令在全国抓捕维新派人员,意图将他们全部诛杀。

得到这一消息的成员们,为了自保,有的想出国躲风头,有的则想离开北京城。

他们纷纷来劝诫谭嗣同,让他也一起走,但是谭嗣同告诉众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和态度。

他的好兄弟王五更是怕谭嗣同被抓,于是让其躲避,但也被谭嗣同婉言拒绝了,谭嗣同此时已经视死如归,他决心用自己的鲜血让清朝统治者醒悟。

谭嗣同等人依旧在北京秘密宣言变法,最终被慈禧抓捕,“戊戌六君子”都关押在京城的死囚之中。

封建社会的死囚都有一个处理期,时间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也就是“秋后问斩”。

但慈禧对维新派恨之入骨,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当即下令将戊戌六君子,于四日之后斩首示众。

谭嗣同得知命不久矣,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以此明志,表达自己舍生忘死,义薄云天的壮士情怀。

03谭嗣同受刑30刀英勇就义

行刑当日,阴云密布,飞沙走石,菜市口血腥的断头台上绑着六根刻有戊戌六君子名字的柱子,他们分别是:“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谭嗣同。

而慈禧为了泄愤更是下令,让刽子手使用钝刀施刑,钝刀就是不锋利的刀。

这种刀没有刀刃,行刑之中要砍下数刀才会让囚犯死去,残忍程度不亚于凌迟处死,让人不寒而栗。

当时有一位在场的药店掌柜,不忍看六人如此受刑死去,便拿出“鹤顶血”想让他们服用以此来减轻痛苦,但六人却拒绝了。

行刑时,现场血肉模糊,惨烈非常。前四人都凄惨无比地死去,但却没有表现出丝毫害怕之色。

而当场围观百姓都惊呼:“这哪里是砍头,分明就是锯头”。

第五个受刑的就是谭嗣同,他脸上从容不迫,横眉冷对。

而据谭嗣同师父胡七亲眼目睹后写的《谭嗣同就义目睹记》来看,谭嗣同确实被刽子手连砍30刀才毙命。

他在最后就义之前大呼:“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戊戌六君子就这样被慈禧毒害,谭嗣同的好友王五赶来之时,只看到了满地的鲜血和谭嗣同以及诸位身首异处的头颅和身体。

王五扼腕叹息,恨自己迟来一步,他原本打算前来救出谭嗣同,无奈临时换了刑场。

王五这才赶到,但即使王五到的早,凭他微薄之力,也很难将谭嗣同救出。

谭嗣同的家人,请当地的大夫缝好头颅,安葬了谭嗣同,而谭嗣同的父亲,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向慈禧求情。

胆小甚微的谭父,不认同儿子维新的做法,也害怕牵连全家,所以始终没有出手相助,但看到儿子惨死于此,痛彻心扉的谭继洵只写下两句诗作为挽联。

谭继洵处处谨慎,但最终还是被慈禧发配至西北边疆,4年后郁郁而终。

04结语

慈禧费尽心机捍卫的封建政权终究土崩瓦解,如果谭嗣同等人泉下有知,应该为现在的新时代而欣慰吧。

而袁世凯被谭嗣同的弟子设计陷害,最终暴毙而亡,无异于报了谭嗣同之仇。

谭嗣同等人为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贡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此来叫醒封建社会中被蒙蔽的爱国志士。

而在维新运动之后,中国大地上紧接着出现了各种改革和能人志士,他们为了新中国,新思想的建立无不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秉承了维新派谭嗣同等人的不朽精神,发扬光大,让人敬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