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国家而言,自己的命门握在别人手里有多屈辱?二战后日本发生的一起荒谬的悬案就是个典型例子。
年1月26日下午四点,当路人经过日本帝国银行东京椎名町分行时,意外发现了一名从银行后门爬出来求救的职员。那人的状态很是不好,说话都不利索,路人无法从他那儿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从表现来看,认为对方患了严重的食物中毒。好心的路人帮职员叫了救护车,此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有人无意间走进了银行,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
里面竟然躺了满地的尸体,个个面目狰狞死状骇人。他们大多还保留着生前挣扎求救的姿势,别提有多绝望了。
后来经东京警方调查,当时帝国银行椎名町分行中共有16人,其中15人为银行员工,剩余1人为杂务工夫妇所带的8岁女儿。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服用了剧毒的氰化物,其中10人当场毙命,6人生命垂危,在送医的过程中又有2人身亡,最终只剩4名幸存者。那么,当时银行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十几个人同时自愿地服下毒药呢?这个过程相当奇幻,仿佛是在拍电影。
根据幸存者描述,当天下午3时左右,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看上去很有身份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椎名町分行。他一进银行就大喊,声称自己是日本厚生劳动省(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的官员,医学博士松井蔚,因为附近地区先后发生了4起痢疾病例,东京政府认为这极有可能扩散成一场大规模疫病,因此特派他来指导民众防疫。据这个自称松井蔚的男子所说,他的工作并不复杂,只要监督民众把相关部门发下来的“特效防疫药”吃掉就行了,随后会有专人前来消毒。中年男子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个小药瓶。
常言“是药三分毒”,况且对方来历不明,仅凭嘴说,就要别人吃他手里不知干嘛的药,大伙自然是不愿意,有人也试图对男子的身份表示怀疑。然而,就在僵持之际,男人突然提到一个部门,人们的态度瞬间就软了下来。
原来,松井蔚说这次防疫行动并非日本政府发起的,而是GHQ(GeneralHeadquarters)。它便是美国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部,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日本天皇在民众心中的“神话”形象破灭,驻日美军则取而代之地成了他们的“新天皇”。天皇说的话可以不听,但美国人的命令那可是不照做不行。听到这儿,银行里的人顿时就不敢再怀疑,老老实实地服用了松井蔚带来的“防疫特效药”,也就是剧毒的氰化物,结果便发生了上述的惨剧。
当众人中毒倒地后,中年男子这才暴露出了他的真正意图——抢银行。但有趣的是,且不提银行金库中成堆的钞票,松井蔚只拿走了16万日元现金和一张1万日元的支票,却对同样放在桌子上的41万日元以及不远处保险柜里的35万日元熟视无睹。按照汇率换算,被抢走的那笔钱搁到今天只不过相当于约30万人民币——为这点钱不惜对16条人命痛下杀手,可见劫匪之狠毒。
案子一被曝光,立马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