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朝将领袁崇焕被处死,刽子手一刀一刀凌迟 [复制链接]

1#

在古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价值观,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在很多时候,这样的价值观也害惨了那一批批忠臣良将;让这些人因为受到自家主公的猜忌而导致丧命。

而这其中,就要数明末抗金名将袁崇焕的下场最惨了,不为别的,就因为袁崇焕是被凌迟而死。

而凌迟,也是号称中国古代最残酷的酷刑之一,民间俗称为“千刀万剐”。凌迟最早始于五代十国期间,到了宋朝,北方的辽国正式为凌迟定刑;其后的金元明清都将其规定为法定刑。而凌迟的步骤也相当残忍,行刑时候,刽子手开始从犯人身上像片烤鸭那样割肉。

而从凌迟的第一刀至最后一刀都是有讲究的,必须要保证全程犯人不死,活生生感受着从自己身上往下割肉的那种痛苦。最后那一刀,才会将犯人置于死地。

袁崇焕

也正是因为凌迟这项酷刑的反人类,遍观史书能有幸享受凌迟而死的人几乎都是统治者眼中的大奸大恶之徒,最起码也是功高震主的人。

而袁崇焕死时的罪名,明朝当局给出的结论也相当令人震惊,那就是与当时作为北方对明王朝统治威胁最大的后金相勾结,企图颠覆大明统治。

换句话说,用现在的话讲,袁崇焕就是“大汉奸”,而中国人自古以来最为痛恨的就是汉奸,由于袁崇焕的罪名是由统治者给定的,因此当时的百姓都不疑有他;一时间纷纷对袁崇焕这个曾经的抗金名将口诛笔伐,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根据当时的历史所记载,在袁崇焕行刑那日,整个北京城万人空巷,那些平日里的市井小民一时间都到行刑的刑场去观看这个“汉奸”被处决。

袁崇焕

随着刽子手一刀刀割着袁崇焕身上的肉,人群中也不时发出叫好之声;这些人将平日里对金人的恨转嫁给了这位一心为国的忠臣身上。

更有甚者,在前排的人开始拥挤着,抢夺着地上被刽子手割下的袁崇焕的肉。而那些财大气粗的土豪不需要这样,他们将大把银钱扔给刽子手,以求换取袁某之肉。当时的价格一度被炒到一两白银一片肉,而拿到肉的人则是当场就酒生吃下去。

由于袁崇焕被判凌迟三千五百刀,而他是否从第一刀真的坚持到最后一刀我们不得而知,史书上也没有明确说明。但当袁崇焕看着在自己行刑时争着吃自己肉的这些百姓,悲哀莫大于心死,恐怕寒心是真的,另外还有说不出话来。

时间回到崇祯二年,也就是年,这一年的十月,皇太极统率十万精锐骑兵绕开袁崇焕所镇守的山海关防线。

皇太极

从防备较弱的喜峰口入关,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打到了北京城下,重现百年前鞑靼兵逼北京城那一幕,由于北京城并没有防御纵深,北京城被皇太极攻克的可能性很大,一时间京城危在旦夕。

而作为边关守将的袁崇焕,当得知皇太极兵逼北京时,被迫留下主力防备后金,亲率骑兵千里星夜驰援,在北京城下的广渠门外遭遇皇太极的主力部队。

他以少敌多,在广渠门外与皇太极鏖战多次,双方各有胜负;最终,由于是孤*深入,皇太极很快不敌袁崇焕,吃了亏的皇太极只能退兵。

而为了防止皇太极卷土重来,袁崇焕将*队驻扎在北京城郊。但在战场上吃了亏的皇太极怎肯轻易罢休。他抓住当时市井小民爱以讹传讹的特点,命人在北京城内散步流言。说皇太极其实是袁崇焕引来的,袁崇焕为了夺取明朝*权,让皇太极陪着他演了这一场戏。

袁崇焕

虽然崇祯皇帝这个人在*治上推行改革,是个比较开明的君王,但他这个人生性多疑。再加上此时的这些流言以及袁崇焕的*队驻扎在北京城郊等一系列的举动,让这位年轻的君王头一次这样忌惮一个人。俗话说,让领导对自己忌惮始终不是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这一年多12月1日,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召见了袁崇焕,他先是对袁崇焕英勇抗敌的事情进行充分肯定,当袁崇焕提出*队要进入北京城修整一段时间时,崇祯皇帝拒绝了。崇祯皇帝质问起民间所流传甚广的流言等该作何解释时,袁崇焕一时难以回答。

崇祯皇帝又问起为什么要诛杀同为边关守将且同样手持尚方宝剑的毛文龙时,此时的袁崇焕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在战场上他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大将*,但在*坛上,他依旧稚嫩得像个孩子一样。

崇祯皇帝

他杀毛文龙是属于先斩后奏已经算是够疯狂的,但更疯狂的还在后面,他直接对崇祯皇帝说了这样一段话:“臣诛杀文龙以肃*,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杀无赦。臣若不能成功陛下亦以诛杀文龙者而诛杀臣。”

袁崇焕敢这样跟崇祯皇帝说话,说话完全不过脑子,是不是显得有些张扬。但袁崇焕他还就是这样张扬的人,这也为他日后被杀埋下伏笔。

见袁崇焕这样和自己说话,一时盛怒之下的崇祯皇帝下令将袁崇焕打入大牢,其家人发配三千里充*。这样的刑罚已经算是很重了,但至于袁崇焕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上,当时朝野上下意见不统一。

有的人认为应该杀了袁崇焕以绝后患,而有的人认为袁崇焕有功于国家社稷,不能杀。从袁崇焕被捕到被杀,将近九个月的时间里,崇祯皇帝考虑了很久才下定决心要诛杀袁崇焕。既然要诛杀,那舆论方面肯定要做好工作。

袁崇焕

因此,在皇帝的默许下,明朝的官方部门对于袁崇焕的所谓通敌罪行大肆渲染;最终,袁崇焕从一个爱国将领,一夜间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卖国贼。

袁崇焕被凌迟三千五百刀,前后经历三天,到最后他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这样一个爱国将领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属实冤屈;但可笑的是,他的冤屈,直到明朝覆灭那一日也没有被平反昭雪,而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他平反昭雪,对于他当初的行为给予充分肯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