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作家患上失读症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一个不会读书的作家》

这本书薄薄的一本,以第一人称“我”来写,应该说是作者的一部自传或者回忆录。

作者是加拿大的一位写侦探小说的畅销书作家。

一个作家,一个天生的读者,从幼年牙牙学语时起就与一本本纸质印刷的书籍为伍,他从母亲的床前故事、儿时的童话集小人书、学校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教授中领会了文字的奥秘,掌握了阅读的钥匙。

这本书的前三章讲述了作者从出生到上小学、上大学到毕业工作到辞了工作、开始创作,最终成为一名侦探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

简而言之,作者,也就是主人公,从小爱看书,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一些曲折,最后干上了自己热爱的职业,顺顺当当地成了一名作家,出版了不少作品,也翻译成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也生儿育女,有了几个孩子,人生算是走上了正轨。

如果这个时候就这么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如果上帝没有跟他的人生开了个小玩笑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本书的诞生了。

就在这时,一个夏天的平常的早上,作家醒来起床发现,发生了一件非常非常非常恐怖的事,恐怖的程度相当于贝多芬失去了听力,梵高变成了瞎子,鸟儿失去了翅膀,一切事情都完全变了模样。

那天早上,作家发现他丧失了阅读的能力。

那天早上作家像平时一样去取门前的报纸,报纸的排版、图片、标题跟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是再也读不了上面的文字了,那些文字肯定是熟悉的二十六个字母,但是当作家定睛读它的时候,却发现那些原本简单的单词完全拒绝了他。

去医院一查,他患上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失读症,听说读写的“读”。由中风引起,大脑中与视觉有关的某个区域受到伤害,导致一种视觉障碍,失去阅读能力。

在我们正常人的世界里,都认为文字从映入我们的眼里到我们的大脑理解,它是一种连续的不可分割的行为,但如书里所说——阅读,事实上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过程和阶段组成的,是从最基本的感知过程到更高层次的辨认和阐释文字的能力。

主人公失去了阅读的能力,但写作能力却没有受到影响。

这本书的后十二章详细讲述了他患上这种病后的症状,以及他如何学会与这种残疾相处,从进行住院治疗到康复训练,到重新回到社会生活、重新学习认识字母、重新学习阅读,到重新开始写作、开始工作的人生经历。

在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作者一点一点地剥析了他大脑患病后的症状,不仅仅是无法阅读,还有记忆衰退和记忆混乱。

他记不清家人和朋友的名字,无法理解地理方位,原本熟悉的街道变成了错乱的迷宫,无法识别颜色和形状,区分不了苹果和橘子;与别人交谈时开头语还没说出就忘了要说的内容……等等。

病魔造成的不便还有很多,但所幸的是,有许多人都在帮助他,亲人、医生、朋友、同事,作家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各种灵活多变的调整,很努力的慢慢康复。

最大的问题始终是无法阅读,作者说他是一个读书的动物,阅读是他唯一的技能。无法阅读对他的生活是毁灭性的打击。

书中所说,在得病之前,理解文字的含义是在无意识中自动完成的,但在往常随意的辨别熟悉词句的通道被堵塞的情况下,他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像蜗牛一般极其困难而且痛苦地开始拼读单词,尝试阅读。

在内心声音的驱使下,作者开始写作,将他的这段经历写成回忆录,其中经历的困难和书籍难产过程中的痛苦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他把这过程写进书里,周围人也给了他不少帮助,于是一个不会读书的作家就这么诞生了。

这段体验对作者而言是非凡而且独一无二。而他将这段体验用诙谐平实的语言一点一点踏实幽默地叙述了出来,不悲伤很有趣。

虽然我们没有患失读症,就像健全的人无法体会盲人失明的痛苦一样。做不到感同身受,但读这本书能体会到作者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他那种韧性十足的生活态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