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女犯人斩首前,为何要脱掉外衣羞辱是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精细化诊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0/5778560.html

你可能想象不到,古代的女犯人在行刑前,竟然要脱光衣服,除了是对犯人的羞辱外,其实这个才是重点。

我们在古装剧里每当看到犯人行刑的画面,都是洁白干净的刑服,背后一个明显的“犯”字。面容看上去干净整洁。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犯人人头落地。但真实的刑场并非如此。

古代执行死刑时,在行刑前要将女犯人的衣服脱光,这种刑罚实在太过残忍,对于女性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很多人会问道,为什么要有这种刑罚要求?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验明正身。

确定处以死刑的犯人,在处决前都是关押在死囚里等待问斩。由于整日被虐待殴打,身体上肯定到处是伤。另外,古代也有易容术,单从面容上很难辨认。再者,古代达官贵族犯了事的,往往会花钱买通官府,用他人进行顶替。通过脱衣服验明正身的法子,可以避免冒名顶替。

临行前要脱去犯人的外衣,还有一个原因,古代的刑罚有明文规定:需用钝刀砍人。没有衣物阻挡,就方便刽子手能够一击致命,同时也减轻犯人的痛苦。

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就曾用钝刀处死了戊戌六君子,其中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多刀才死去。由此可见,能够痛快的死去,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解脱。

虽然这种制度无论男女犯人皆一视同仁,但往往对于女性更是莫大的伤害。古代女性地位较低,注重封建礼教,而且名节看的比个人性命还重要。如此屈辱的刑罚,显然可以震慑所有围观的百姓,以儆效尤。

很多女犯人接受不了这种刑罚,会选择在上刑场前偷偷了结自己的性命。比如唐朝的太平公主,得知自己的死讯后,为了避免受到人格的侮辱,选择用上吊自尽来结束自己的性命。古代的女犯人,能有一个体面的死法便是最大的尊严。

纵观历史,女子犯罪相对于男人的比例数量是较少的,最多的案例莫过于家族株连之罪。所以,古代对于女犯罪则格外严苛。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女子就应该在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一旦有女子犯罪便是罪加一等,不可饶恕的,甚至会为整个家族蒙羞。

所以,古代的女子犯了罪,会被拉去游街示众,遭人唾骂、砸臭鸡蛋扔白菜叶,甚至会被脱了衣服游行。如此奇耻大辱,真是杀人诛心啊。这也反应了古代的制度对于女子人权的淡漠,对于女性人格的践踏。

总而言之,对女犯人实施这种刑罚并非是空穴来风、毫无道理的。究其原因,还是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所导致的,古代的女子没有人格尊严,更不敢奢谈自我价值、人生理想。她们活得何其卑微,即使死去,也不能体面的和世界告别。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平等、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新时代的女性敢闯敢拼,敢于对不公平的事情勇敢说“不”。相对于古代的女性,我们何其幸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