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曾ldquo感谢贫穷rdquo的 [复制链接]

1#
杭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235728.html

作者:方丽

朗诵:芈儿

来源:教育(ID:edu)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人格独立。

——兹心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芈儿朗诵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

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这是2年前,登上人民日报,并火爆全网的文章《感谢贫穷》里的一段话。

作者是一名以分考入北大的阳光女孩——王心仪。

她感谢贫穷,让她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赋予她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更感谢贫穷,让她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

王心仪乐观又自强的性格,朴实又充满力量的文字,曾让无数网友潸然泪下。

2年后,王心仪再次登上人民日报,走进大众视野,因为她将迎来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今年,她要参*了!

只有把眼光放长远

才会发现更广阔的舞台

为什么要参*?

也许在大一的那堂思*讨论课上,就埋下了种子。

课堂上,退役回来的大学生士兵学姐,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那句“你的立场越大,你的力量越大”,触动了在场的所有同学,也感染了王心仪。

越是优秀的人,对自己要求越高。

作为高考状元,王心仪光环无数,即便如此,她依然觉得“自己目光太狭窄,追求的东西太轻浮,脚下踩的土地也很难坚实。”

所以她选择了踏上*旅征程。

她觉得只有“尝试着把眼光放得广阔、长远,跳出渺小的个人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可令人难过的是,如此乐观向上的女孩,却被很多不和谐的声音质疑着,有人说她为前途铺路,也有人说“感谢贫穷”是个伪命题。

但好在更多的是正面的肯定和鼓励:

“身为同龄人,她不仅拥有优秀的成绩、光鲜的学历,而且拥有崇高的境界,只有自己不断向上,才能跨越阶层固化的门槛。”

“积极向上的人可以使贫穷变为自己一生的财富,所以她感谢贫穷。”

“我不奢望孩子能上北大,但我希望他们像这位女孩一样阳光,自信。”

还有部分网友传递了另外一种信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小时候可能也是爸妈传递给我的思想,就是家里没有钱,所以从小就决定一定好好读书。”

“‘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知识和教育充满执念的家庭’,这句话真的囊括了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家庭的现状,向往知识,向往命运的改变,向往更广阔的选择。”

生活中,很多为生活苦苦奋斗的人们,都和王心仪一样,坚信知识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它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离未来更近。

对知识充满执念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物质的匮乏带来的不外是两种结果:一个是精神的极度贫瘠,另一个是精神的极度充盈。而我,选择后者。

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这是王心仪真实的内心世界。

也许有人会问: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念,还适用吗?

我的答案是:依然适用!

它是很多人,改变命运,通往成功的阶梯。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出生在江苏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祖祖辈辈都过着脸朝*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深刻的体会过贫穷的痛苦。

“因为农活儿干得太好了,才知道干农活儿没有任何前途。”所以,考上大学,逃离农村是他最大的向往。

《中国合伙人》中,由*饰演的成东青,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在做客《朗读者》时,俞敏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说除了高考,没有别的选择,所以把学习当成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虽然两次落榜,但在农村待一辈子的恐惧,让他分分秒秒都在奋斗:

“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上床之后,还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学习。”

在第三次高考中,命运终于眷顾了他,北大的大门向他敞开了。

*说:“高考不是唯一的一条路,但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

人生是公平的,想要得到鲜花和掌声,就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虽然,获得成功的方式有很多,但知识却是我们改变命运最好的武器,它就像一艘船,会载着我们抵达光明的彼岸,又像一盏灯,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漫漫长路。

有很多东西,远比成绩重要

正如王心仪的班主任对她的评价:“她,乐观开朗,视野开阔,格局很大,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只知道学习的学生。”

所以,只有知识是不够的,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中,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还有很多。

1、学会独立

朋友的孩子,今年2岁,2岁的宝宝能干啥?大多是躺在父母怀里撒娇吧!

但朋友的孩子却已经在学做家务了。

有一次去她家做客,她刚满2岁的儿子坐在洗手间的小矮凳子上,非常认真的洗着自己的袜子,虽然像模像样,但周围全是水,盆里的泡沫也是满天飞。

孩子弄好后,朋友还会趁他不注意偷偷再洗一遍。

面对我的不解,朋友解释道:“我希望他从小就能独立,不要依靠任何人,允许他做不好,但他要尝试去做。”

瞬间了然。

著名节目主持人*曾说:“越独立,越安全。”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和心理素质在6岁以前就基本定型,如果6岁以前养成过多依赖父母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独立。”

所以,放开手,让孩子去折腾吧,哪怕他还很小!

2、懂得感恩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亲生的,但是养父母对你特别好,你会选择和你亲生父母相认吗?”

有个网友的回答,特别暖心:她坚定的回答:不会。

她今年已经三十了,却无意中从别人口中得知,自己并非父母亲生。

但在过往的生活中,她从未感觉到自己是养女,因为父母对她太好了,让她过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

父亲在弥留之际,一直不舍的望着她,这让她更加坚定,势要让母亲拥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她说,感恩上帝给她这么好的父母,也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前行。

有人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

感恩不是挂在嘴边,而是蕴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孩子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分享和关怀!

3、拥有主见

众所周知,李嫣是个有个性、有主见的孩子。

虽然天生兔唇,但在面对镜头时,从未遮遮掩掩,还自信宣称:“我觉得我是完美的。”

她个性独特、拥有主见的背后,王菲功不可没。

无论是画画,还是天文,抑或是兴趣班,李嫣的爱好,王菲从不会干涉,还会鼓励她自由创作。

李嫣爱打扮,追求时尚,王菲也不加以限制,一起逛街购物时,也会尊重她的审美。

王菲曾对媒体说:“我对孩子的保护欲及担忧,只存在于她们的婴幼儿时期,过了这个阶段,就把她们当作独立个体去相处和交流了。”

正是她“佛系”的教育观,让李嫣的个性和主见,深刻在骨子里。

其实,很多没有主见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父母的“不放手”。

多给孩子一些“自己作主”的机会,才能让他学会独立思考,拥有更丰富的人生。

作家刘墉曾说:“孩子不懂得珍惜,因为他已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天天等你喂。

他无法独立,觉得你是欠他的,你到时候就该喂他。”

所以,不管孩子多大,都要把他当成一个有思想的个体,让他经受风雨,而不是把他当成一株温室的花朵,护在羽翼之下。

要让他捧起书本,感受书香;

也要让他学会感恩、独立,拥有主见;

还要正确地指引他未来的方向,告诉他,看孩子,那就是远方!

更多延伸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