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张报纸为何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复制链接]

1#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http://pf.39.net/bdfyy/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感慨地说,相比这份《 》报,新媒体有诸多优势,但它现存极少,能流传保存至今,已是十分珍贵。因为,《 》报见证了70年前和平时刻的到来,更期盼人间再无战事,世界永远和平。这张报纸,记录历史时刻文丨崔鹏、刘艳*、特约记者乔振友在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有一张颜色泛*且边角缺失的报纸,历经70年的岁月风霜,字迹依然清晰。那是一张记录朝鲜战争停战这一历史时刻的第94期《 》报。年7月27日0时,朝鲜战争交战双方谈判代表在板门店签字大厅签署停战协定。2小时后,朝鲜战场全线停火,历时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这一消息通过电波、电文、报纸迅速传遍世界。与此同时,一份由中国人民 司令部、*治部发行的《 》报,像插上了翅膀传遍 前线阵地的每一个角落。这份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朝鲜人民*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中国人民 司令员彭德怀将*发布停战命令”,命令宣布:自年7月27日22时起,即停战协定签字后的2个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并命令部队坚决遵守停战协定。同时,保持高度戒备。时任 前方运输司令部情报室情报组组长的孟庆华,95年月入朝后,经历了无数的硝烟战火。回想许多牺牲的战友,终于盼来了和平,他悲喜交加,小心翼翼地将这份报纸珍藏起来。孟庆华的妻子李玉兰也是一名 战士,她于年月入朝,年与丈夫一同回国。回国后,孟庆华夫妇相继转业到哈尔滨工作,在多年工作与生活中,许多东西随着住址变更、工作变动遗失、流散,唯有这份《 》报始终带在他们的身边。那个特殊的年代,家中几经查抄,这份珍贵的报纸,却奇迹般地保留下来。这期间,他们只要一有空儿就拿出这份报纸从头看到尾,读着读着,仿佛又回到朝鲜战场,看到那些牺牲的战友,两人不禁热泪盈眶,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张报纸应该有最好的归宿啦!”年7月,孟庆华夫妇得知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建成后激动万分。但由于种种原因,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献这份报纸的愿望直到年才实现。年9月2日,他们不顾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专程前往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当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份报纸非常珍贵,纪念馆将永久收藏时,孟庆华夫妇泪流满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受到限制,报纸是指战员了解战争进程、了解战场情况的重要途径。为此,95年月5日,由彭德怀题写报头的《 》报创刊。随后,各*、师、团都先后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以及大量的连营小报。这些报纸及时反映部队情况、交流作战经验、宣扬英雄事迹,在当时战场环境十分艰苦和战斗十分惨烈的情况下,极大地鼓舞了官兵士气和战斗意志。年7月7日,辽宁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将朝鲜停战当日发行的、由两位 老战士珍藏捐献的《 》报定为国家二级文物。“70年间,信息的传播发展十分迅速,从传统时代的报纸、广播到新媒体时代的微博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