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069863.html缅华网伊江树报导
6月25日出版的《缅甸之光》报,再次刊登了介绍德班色水坝的一篇文章。
位于实皆省尊纳(Kyunhla)县地区的德班色(Taphanseik)水坝
据该文章之说,德班色(Taphanseik)水坝不仅是目前缅甸最大的水坝,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水坝。该水坝位于实皆省尊纳(Kyunhla)县地区,是在穆河(MuRiver,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支流)上建筑的一个大水坝。这个地区在过去缅甸王朝时期就已有了水利工程建设,在缅甸的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蒲甘王朝时期就已在这穆河上开凿水渠,引水灌溉农田了。而在贡榜王朝时期,该王朝的建立者吴旺扎耶(UAungZeya)就是从这穆河流域“起家”的。当时他以这地区的瑞冒(Shwebo)市为都城,曾筑水坝引穆河水建成一个人工湖—Mahananda湖,由这湖水为瑞冒市提供生活用水,也灌溉附近的农田。可以说早在这些封建王朝时代,这个地区就已开始了水利工程的建设。
现在的德班色水坝,是在尊纳县德班色村附近,将穆河拦腰斩断建成的。水坝所属的流域面积为平方英里(近平方公里),每年注入的水量为.4万英亩英尺(合44亿立方米),自年建成后就为56万多英亩田地提供农业用水。
以上就是6月25日《缅甸之光》报所介绍的德班色水坝的一些情况。
有关这德班色水坝,报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报导,但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注意。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前两年本地学校选拔“全面优秀学生”,作为知识常识问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缅甸最大的水坝是哪一水坝,位于何处?”这时居然没有任何人能回答得出来。这还是“优秀学生”,尚且对此都一无所知,遑论其他学生了。当时老朋友L君还未退休,他就对此摇头叹息,说大家似乎对报上所报导的东西完全不重视,甚至不相信。现在说这水坝不仅是缅甸最大的水坝,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水坝,也不知有几个人会相信呢。
我仔细看了报上所报导的一些内容,与自己以前记录下来的数据相对照后,对L君说:“也不能怪人们不相信报上所说的内容,因为报导的数据经常有出入差错,人们自然也就怀疑了。”我指出现在报上说这水坝的最大蓄水量为.4万英亩英尺,不过以前说的却是万英亩英尺,这只是微小的出入差错,但有时候差错却很大。例如现在报上说这水坝为实皆省10个县区的田地提供了农业用水,并且报导出来各县区受益农田的面积数字,这时就发现有一个县区的田地面积数据肯定是错误的。这些县区受益农田面积如下表:
县区名
受益农田面积
县区名
受益农田面积
瑞冒(Shwebo)
英亩
委勒(Wetlet)
英亩
钦乌(Khin-U)
英亩
甘布鲁(Kanbalu)
英亩
实皆(Sagaing)
英亩
耶乌(Ye-U)
英亩
德拜因(Tabayin)
英亩
阿亚道(Ayadaw)
英亩(?)
布达林(Budalin)
英亩
丹色(Taze)
英亩
这10个县中的受益农田面积中,阿亚道的受益农田面积居然达到47万英亩之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是记者报导错误,还是报上打字排字时的错误?不得而知,而且之后也没见更正。像这种数据错误之事,在报刊上经常见到,而官方事后又经常没加以发表更正说明。久而久之,人们自然对报刊上所报导的数据都不信任了。
所以德班色,这缅甸最大水坝,虽有官方报纸一再报导,人们却完全不重视,不理会,故对其所知甚少,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不管怎样,这确实是缅甸的第一大水坝(是否也是东南亚第一大水坝,要查看其他国家的资料才能确定)。在这水坝未出现之前,英殖民主义时代穆河下游的卡波(Kabo)水渠只能灌溉田地28万英亩,后来建成了金达(Kingda)水渠,穆河流域的水田面积增到40万英亩,德班色水坝建成后,穆河流域的水田面积增加到82万多英亩了。现在德班色水坝每年雨季都为49万英亩稻田提供水源,—18年时为28多万亩夏季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由于有德班色水坝的存在,实皆省穆河流域已成为上缅甸的“粮仓”了。
****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