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贤
《驴皮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成名作,巴尔扎克以此声名大振,此后便一发不可收,创作了许多享誉世界的文学佳品。
读巴尔扎克的作品需要耐心才能渐入佳境。其作品开始往往会有冗长的铺叙,性急者常会扫兴而退。有人打过形象的比方:看巴尔扎克的作品如在厨房生火煮饭,开始灶里总是一堆难于点燃的湿柴,弄得满屋浓烟,熏得人泪流难受,但慢慢地,柴火起势,房间便越来越明亮且饭香扑鼻。多好的比喻,我读《驴皮记》正是这样的感受。
巴尔扎克的伟大,源于他思想的深刻和对人性的明晰烛照,源于他对人事浓墨重彩、细致精微的刻画。笔者于此仅就《驴皮记》中的一些点滴印迹献诸读者,冀能窥斑见豹。
描写细致、透析深入是巴尔扎克的强项,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社会场景展示,还是群像心理窥探,莫不如是。这里不再赘述。其实,巴尔扎克也是精于人物性情的白描勾勒的。比如,《驴皮记》里,巴尔扎克把傲慢就写到了极致:“拉斐尔进屋,见到一个双眼只有白眼珠的人,顿时吓了一大跳!不久,此人眼睛里才出现了黑珠子。原来,这人一贯是向上看的,眼珠往上翻,以至上眼帘遮住了黑眼珠!”看看,寥寥数语,简单传神,一个傲慢之人便跃然纸上,实在令人击节叹服。
人愈卑贱,自尊越强。巴尔扎克对这一人性的洞悉,看看他对怜悯的叙写就知道了:“男人最不能接受的感情是怜悯,尤其是在他最需要怜悯时。那时,所有的怜悯在其眼中变成了花言巧语的恶意、藏在温柔里的蔑视。”人的肉体在饱尝痛苦时,心理极易脆弱敏感,难免把别人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世人不常是如此的么?
再说说《驴皮记》的主题。书中驴皮是个隐喻,里面的主要人物更是作者思想的载体。
伯爵夫人福多拉,代表了美貌、才华、情欲、理智、傲慢、冷酷……她迷惑着所有人,所有人爱她,为她疯狂,而又没有人能真正征服她、占有她。她对所有人温和、礼貌、暧昧,但她绝不委身于任何人,她是这个充满欲望社会的象征。
贫穷的波利娜,她是美好、善良、爱情、忠贞的象征。她用单纯、正直对抗着复杂、淫欲的社会。她是芳香、美丽、清纯、阳光……她是浊流中的一股清流,是圣洁的天使。主角拉斐尔,一个哲学家、思想家、观察家、作家、诗人……他是清贫的天才,是痛苦的富翁。神奇的驴皮让他纠结煎熬,他既想要实现欲望,又想要守住生命。他为欲望的实现而喜,为生命的枯萎而悲。当他所有的欲望实现时,便是他生命终结时。无解的矛盾,辛辣的讽刺。巴尔扎克用拉斐尔的一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葬送你一生的,正是你所渴求的——欲望。
巴尔扎克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其作品的深刻与影响的深远。《驴皮记》虽写于十九世纪上半叶,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看看身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为无穷无尽的欲望所累的“拉斐尔”还少吗?
来源:川东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