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小说或听评书时,常看到或听到“皇帝命人将某某拖出去金瓜击顶”。在历史上这是真实的吗?
这应当是小说将金瓜武士和金瓜击顶混合在一起拼凑出来的。
首先说下金瓜武士,他在古代有两种作用:金殿上的仪仗兵兼侍卫,一般仪仗兵的作用更大,毕竟在金殿上刺杀皇上的事情太少。因其手持武器长杆头部为金瓜状,故得名。民间一般将金瓜作为皇家的象征。
金瓜武士像那“金瓜击顶”是什么呢?
其实一种酷刑。其实这种酷刑通俗的说就是脑袋开花。简单来说,就是使用瓜形铜锤击打受刑人头顶,致其死亡的残酷刑罚方式。关于此刑罚方式出现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说首现于商纣(《封神榜》中,纣王欲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施以金瓜击顶--但没有成功。),推广于汉末,盛行于中唐;另一说法是此法源自女真人,元明两朝盛行。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大。
金瓜武士是侍卫一般是不可能去行刑的。《明史·李时勉传》记载:“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后人常常引用这个例子说明“金瓜击顶”是金瓜武士执行的,但请注意“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武士“扑以金瓜”是“扑”不是从从上至下打击头部,而且伤的是肋。
另有一说,说隋朝的史万岁是死于“金瓜击顶”。我们看看史书是怎么说的,《隋书》记载“上大怒,令左右暴杀之(史万岁)”。“暴杀之”并不是“金瓜击顶”。关于其死的传说恐怕是受小说的影响吧。
所以,“金瓜武士”有,但主要是仪仗兵兼侍卫,并不是行刑的刽子手。“金瓜击顶”是一种酷刑。两者不能放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