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在商务印书馆参与了杨振宁和翁帆的新书《晨曦集》的编辑工作。这本书不仅收录了杨先生近年的若干新作,而且也收录了亲人、同事、朋友、媒体人和学生回忆和介绍杨先生的文章,展示了一代科学巨擘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是一本反映杨先生近期思想的重要著作。
书稿编定,即将排版的时候,杨先生托人给我送来一只U盘。打开一看,里面都是杨先生准备用作插图的照片,总共30多幅。
照片都很珍贵,看得出,杨先生选择这些照片,重在反映几十年来他与中国的联系。虽然,他为每一幅照片加上了几句说明文字,但是我想,普通读者大概很难从这些简短的说明了解图片背后的故事吧。
一
我印象很深的首先是这幅照片,它是杨振宁先生的父亲杨武之留给儿子儿媳的两句话,时间是年8月9日,地点在瑞士日内瓦。
故事要从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合作研究说起。年,杨李二人有关“宇称不守恒”的论文发表以后,在国际物理学界引起轰动,年2月,中国科学家吴有训、周培源、钱三强致电向他们表示祝贺,国内报刊对此进行了报道。杨武之先生看到以后,非常振奋,他提笔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说这个杨振宁是我的儿子,他在今年夏天要到瑞士工作几个月,请求周总理批准自己到日内瓦和儿子团聚。
当时,因为中美没有外交关系,双方人员无法往来,他们父子已经多年未见了。杨武之先生对周总理表示,见面以后,他想向儿子介绍新中国,并劝儿子回国效力。
周总理接信,立即派人到上海看望杨武之先生并协助他办理了出国手续。
于是,当年6月,这一对久别的父子在日内瓦相会。对于两个人来说,这是难忘的几个星期。父亲谨记他对周总理的承诺,极其兴奋地向儿子谈论新中国的各种新气象,新事物,新成就,甚至特地带着儿子去日内瓦中国领事馆观看新中国电影的纪录片。
杨振宁承认,父亲是他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这不仅因为父亲是杰出的数学家,带领他走上了科学道路,而且还因为父亲的人格特别是家国情怀给他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杨振宁曾说,他和父亲两人都喜欢的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古今多少奇丈夫”……,“至今热血犹殷红”。
爱国,可谓父子同心。但是关于杨振宁是否归国,父子俩看法并不一致。杨振宁知道,新中国肯定需要他这样的高级人才,但他正值事业上的黄金时代,依赖美国的科研条件,他肯定还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但此时若是回国,许多研究项目只能终止。
两人说到最后,父亲也觉得,此事不可勉强。
于是父亲在离开日内瓦之前,给儿子儿媳留下“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这两句话。
父亲这里讲“有生”,意思是可以从长计议,提醒儿子,报国不分早晚。
从此以后,他们曾多次讨论这个问题。
年代,杨振宁几次和父母一家到日内瓦和香港团聚。年和年,他又两次回到上海探望病重的父亲。每次见面,他们的话题很多,但总是少不了“归国”二字。父亲总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血汗应该洒在国土上”。
年夏摄于美国Brookhaven实验室。杨振宁母亲于88岁高龄做了一生唯一次的美国游。杨振宁特别陪她到此窗外照了此相片。窗内的办公室是他于年和年分别写一生最重要的两篇论文的地方。
杨振宁总结父亲对他的教诲,就是让他“把目光放远,看清历史演变的潮流”,让他认清新中国建立“这个伟大事实对于世界的影响”。
所有这些,杨振宁都深刻领会了。然而,年,他却做出了一个令父亲难以理解的决定:加入美国籍。
做出这个决定,杨振宁也经历了心灵的痛苦折磨。为了他的科学事业,他需要在美国享受到公民基本的平等待遇,但是尽管他已经取得了极高的科学成就,他仍然觉得自己受到某种歧视。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在美国历史上,“除了印第安人以外,没有别的少数民族曾受到中国人所遭遇到的无理性的迫害。”他也指出,现在“歧视虽然不似早年那样猖獗,但时至今日仍然存在”。
那是年代,是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因为“我有一个梦想”而被暗杀的年代。杨振宁的选择无可厚非。
但是,这样做毕竟是令自己的父亲失望了。杨振宁后来说:“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
背负这样的歉疚,杨振宁几十年来内心的纠结可想而知。
但有一点非常明白,他留在美国,绝不是为了贪恋美国的物质享受。
有一件事可以作为例证。就在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的年,他与父亲一家又在香港团聚了。那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刚刚爆炸,美国政府担心杨振宁回中国,遂指使其香港领事馆几次三番打电话给他,说可以帮助他的父母及家人移民美国。但杨振宁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复说:“他们要回上海。”
他之所以如此明确地表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知道父亲杨武之虽然早在年就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去美国生活对他全无障碍,但是由于当时中美处于敌对关系,父亲绝对不会选择美国;二是他本人虽然入了美国籍,但这并不意味着永久定居,他仍然在做着有朝一日报效祖国的准备。
后来很多人分析,杨振宁年没有选择回国是明智之举。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不仅科技落后,而且政治运动干扰频繁,客观条件的确难以开展尖端科学研究。虽然,年杨振宁已经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研究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最重要的学术成果“规范场”理论,代表性论文也早已经发表,他差不多算是“功成名就”了。但有人统计,杨振宁作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分别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和场论四个领域,达到所谓“诺奖级”水平的论文可能有13篇之多,而其中至少有10篇写于年之后,论文中有对“宇称不守恒”理论和“规范场”理论的进一步阐发,也包括阐释著名的杨-巴斯特方程的文章,这是可以和“宇称不守恒”“规范场”并称为“杨氏三大理论贡献”的成果。试想如果他不能继续这些研究,这对于二十世纪科学发展将是多么重大的损失!
没有回国不等于不能为国效力。自年代以来,杨振宁先生先是致力于“建造中国和美国友谊的桥梁”,继而协助和支持中国发展科技和教育、培养人才,一直到晚年索性叶落归根,定居北京,在清华大学创办高等研究院。这一切都是履行父亲的遗愿,做“中国男儿”,将血汗“撒在国土上”。
不过,每当想起父亲,国籍问题仍然是他的一个心结。
终于,年4月1日,他重新选择,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理由很简单,他说:“我的身体里仍然循环着我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我想,他是以此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让老人家可以兑现48年前对于周恩来总理所作的承诺。
二
另一幅照片,拍摄的是杨振宁年代所工作的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中文校刊《石溪通讯》,介绍杨振宁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一篇演讲。
这次演讲,源自杨振宁回国探亲的“破冰之旅”。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关系长期冻结,民间无法来往,杨振宁多年来只能在日内瓦、香港与父母及家人团聚,“文革”期间还被迫中断。到了年,父亲病重在上海住院,他要看望父亲只能回国了。恰巧这时他在报纸上看到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对中美民间来往的封锁的消息,便当机立断踏上归程。
说是“破冰之旅”,因为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科学家。当时,虽说美国宣布“解冻”,但是像杨振宁这样的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身份如此敏感,能否成行,尚有疑问。其实是大家都在观望,仍担心有未知风险。何况,中美无外交关系,谁也拿不到签证,“解冻”只是一个姿态。但杨振宁通过与中方沟通,硬是绕道法国,在中国驻巴黎使馆办理了入境许可。这一切都是需要一些胆识和魄力的。
年杨振宁第一次见到周恩来总理
他后来回忆,当他乘坐的飞机经云南入境中国领空时,他意识到自己回到了阔别23年的祖国,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次,他在中国逗留4周,上海和北京各两周。除了探望父母,他参观了北大、清华和复旦三间大学,中科院的三间研究所,回到过自己中学时期的母校和幼年在合肥的旧居,还去了大寨。他在国内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与他长谈将近5个小时。
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新气象,杨振宁的心情是异常兴奋的。他下榻的北京饭店,房间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两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使他感慨万千。的确,在离别23年以后,他确实看到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变。
于是回美国后,他到多所大学演讲,谈“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演讲的题目,就是这两句诗。他的演讲,没有什么说教,不谈空洞的理论,只是生动具体地介绍他在中国所亲眼看到的一切。从学校里的学生怎样“开门办学”,医院里大夫和护士怎样采用针刺麻醉动手术,到工厂的工人在食堂吃什么,大寨农民住房是什么样的,一直到上海的妇女有多大的比例穿裙子,其中又有多大比例是花裙子等等,他几乎是带着一种新闻记者的眼光,在做实地报道。在他看来,这一切都反映着新中国的可喜变化,值得他大力赞美,广为宣传。演讲中,他并没有讳言“文革”为中国造成的混乱,教育和科研出现的停滞等等,看得出他是力求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评价新中国。但是,毕竟处在那个时代,他也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所以他在演讲中涉及对“文革”的认识,在今天看来有些是不正确和不准确的。他自己后来也表示,当时没有能够了解的“文革”的一些真相。不过,谁都不能否认,这个演讲当年在美国华人中起到的作用,确是极为积极和正面的。
我早知有这篇演讲,却一直没有读到。去年,杨振宁先生将它找出来电邮给我。我读后以为它的历史价值颇高,于是转给《中华读书报》。该报的编辑曾打算在该报全文发表,但最终因为篇幅太长而作罢。后来此文在一个名叫“哲学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