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全省职工达人秀崔鑫痴迷30年,成就集报
TUhjnbcbe - 2024/9/11 8:4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这将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日前,“集报达人”、山东能源临矿集团宣传部高级政工师崔鑫如是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崔鑫从一名普通的钳工被聘为厂报记者、编辑。来到一个崭新的岗位,面对着陌生的工作,崔鑫有点不知所措。为了办好报纸,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有关报纸,学习版面设计、标题制作等。那时,全国的集报热方兴未艾,崔鑫在收集报纸的过程中也渐渐迷上了集报,一集就是30多年。他孜孜不倦地集报、研报、办报,从一个“小编辑”成长为“办报行家”“集报达人”,先后荣获“全国首届集报成材先进人物”“山东十佳业余记者”“中国集报家”等荣誉称号,事迹被编入《中国收藏界名人辞典》等书籍。30年来,他从无到有,积少成多,现已收集各个时期的中外报纸2万余种、10万余份。

在他所收集报纸的“宝库”中,有清末民初的《申报》《新闻报》,有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泰山时报》《鲁中大众》《大众日报》,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北平解放报》《察哈尔报》,有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报、《新民主报》等珍贵报纸,还有刊发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讯息的《喜报》、已停刊的前苏联《真理报》等。

崔鑫收藏的报纸中,有自年到现在每一天的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有些报纸是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如中国维和部队在国外出版的全套《八一蓝盔》报,对越反击战老山前线出版的小报《报春花》,世界上最小的、只有巴掌大小的报纸《江南游报》等。

他收集了几千种试、创、停刊号,喜报、号外、珍藏版;还收集了各种“特殊报”,如伞报、微缩报、连体报、丝绸报、塑料报、发光报、香味报、3D报等,令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仅神舟航天系列报,他就收藏了从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的号外、特刊等千余种。

年6月25日~29日,为庆祝香港回归,崔鑫在莱芜举办了“庆回归”集报展。集报展以介绍香港知识、基本法及展示香港报纸、图片为主,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参观者络绎不绝。

目前,崔鑫与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多名集报爱好者建立了经常联系。每逢重大节日,他都与全国各地的集友交换报纸。像港澳回归、世纪之交、建党百年等重大节日、事件,他都要买上几百份省内报纸与外地集友交流。他每年花在买报纸上的钱要占自己工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但乐此不疲。

作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的常务理事,崔鑫不拘泥于自己的小天地,为山东集报组织奔走呼吁。在他和几位集报骨干的努力下,山东省收藏家协会集报部成立,他被推选为常务副部长兼秘书长。在庆祝建国50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时,他先后参与举办了大型专题报展,深受市民的喜爱。年3月,崔鑫在临沂市图书馆组织的“十二生肖民俗集报展”,开创生肖集报展览先河。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他组织了山东集报年会,并举办了一次集报展,受到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今天的报纸,就是明天的历史。”翻开崔鑫集藏的报纸,犹如翻开一部近百年的历史:民国建立、抗战胜利、共和国诞生一直到建党百年等。每逢重大活动、纪念日,他都会收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报纸,作为历史的见证。

作为集报爱好者,疫情期间,崔鑫充分利用能与媒体打交道的便利条件,注重收集稀缺报品和各类宣传品(宣传单、出门证等),尤其是号外、特刊。他收集了全国各地出版的抗疫报纸多份、杂志近百种、书籍10余种,包括全套《人民日报》《齐鲁晚报》;收集了全12种战“疫”号外,特别是出版时间最早、期数最多、印量最少的《浏阳日报》战“疫”号外,也被他收入囊中。

崔鑫有一句话叫“集报不‘误’正业,集报不是目的,用报才是根本”。他集报不但没有耽误工作,而且提高了新闻敏锐性,帮助他在工作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30多年来,他先后在报刊发表余篇稿件,有50多篇作品获得省部级、市级奖励,还出版了30万余字的《笔耕》和40万余字的《初心足音》两部个人作品集。他主编的集报民刊《东岳报音》报,被评为全国“十佳集报民刊”,创建的“鲁中报纸博物馆”家庭馆,被评为“三星级中国集报之家”,入选山东省文化产业招商项目。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建公益性的报纸博物馆。

来源:省总工会融媒体中心供稿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省职工达人秀崔鑫痴迷30年,成就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