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时,德国的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组织策划屠杀了万犹太人,也因此被冠以“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这样的恐怖称号。但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眼中,中国也有一位不次于希姆莱的特工头目,他就是戴笠。
戴笠,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与最信任的人之一,军统的主要创建者。从年复兴社(军统的前身)成立算起,戴笠领导军统长达16年。
16年间,戴笠既是残酷镇压人民,帮助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忠实随从,也是领导隐蔽战线,让日本以及汉奸闻之丧胆的中国特工之王。时至今日,对戴笠的评价依旧毁誉参半。
戴笠的组织才能:狠辣与真情都不可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国民党统治下最神秘与恐怖的组织。自戴笠死后,再无一人能够完美领导这一特务组织,时至今日,台湾的“国安局”早已不是昔日戴笠领导下的东方“盖世太保”了。
周总理曾经评价戴笠:“若没有戴笠,中国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解放战争后,蒋介石曾经心痛地说:“戴笠不死,不至于失大陆。”如此高规格的评价,足以证明戴笠杰出的才能;而他死后军统的分崩离析也证明了戴笠的优秀组织才能。
统御下属,戴笠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深知,只有狠辣是无法笼络人心的,他更愿意在狠辣之外,流露出一分对下属的真情实意,他生于传统家庭之中,自幼受到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他毕业于黄埔军校,这让他在传统的道德之外又增添了一份革命精神。
军统创立之时,戴笠亲自到培训班任教,就如同当年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时常教导学生一样,戴笠也将根植于自己心中的传统道德与革命思想教授于学生。
对于执行任务中殉难的特工,戴笠会赡养他们的双亲,照顾留下的孤儿寡母,他希望所有的下属都将军统看作是一个家,能够在这个家中,尽自己所能为党国工作。
严格的纪律与人情的温暖并不是相悖的。戴笠在军统中推行严格的纪律的同时,也用三民主义的爱国思想教化每一个下属。抗战之时,戴笠用“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作比,规定手下特工,战时不得成婚。
在戴笠的意识中,军统应该成为一个讲求忠义的大家庭
所有特工干的都是刀尖上舔血的工作,光凭残酷的手段是无法团结起所有成员的,因此,戴笠乐于给所有特工进行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的中心就是两个字,“忠义”。
戴笠经常把军统比作一个家,他心中明白,一个如此庞大家族如果没有忠义的支撑,那只能是一盘散沙,成为人们口中的笑谈。
为此,在筹建军统之时,戴笠就修建了图书馆。有人对此行为表示不解,戴笠解释道,要做一名优秀的特工只练身手是不行的,必须要学得多,懂得多。军统中有明文规定,要想升职,必须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功底,否则免谈。
他要求军统成员学习传统道德思想,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特工忠诚于党国,如果出现叛变,戴笠也是绝不会手软的。
所有进入军统的人都知道,背叛军统的人,几乎都不会有好下场。军统有着强大的暗杀能力,背叛军统的人,很少能够逃过特工的刺杀,即便侥幸逃过,也很难有好下场。在戴笠治下,军统尽管也有叛变者,但数量很少,这与戴笠的政策关系很大。
抗战之时,中美合作所的美方代表梅勒斯曾经向戴笠说:“军统的特工薪水太少了,这样是无法让他们卖命的,你应该给立功的特工们多发奖金”。戴笠听了欣然一笑,从容地说:“我用忠义换来的忠诚,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与戴笠一起走向末路的军统
年,一场离奇的空难让中国的特工之王命丧岱山。有关于戴笠之死,后世议论纷纷,提出众多猜想,有人说他是宋美龄的授意,有人说是马汉三的谋杀,还有人说是我党的特工所为,原因如何,不得而知。
但戴笠之死确实堪称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一件大事,戴笠之死,让蒋介石悲痛万分,也让他一手创建的军统走向末路。
郑介民、毛人凤等人的领导与组织才能与戴笠相差甚远,国民党的情报体系大不如前,这也是解放战争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戴笠其人应该如何评价?民国大家章士钊曾经说他:“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也的确,他有着对领袖的赤胆忠心,对下属的宽厚仁心,对敌人的冷酷狠心,他严密的洞察力让敌人胆寒,也让人民倍感恐惧。
关于戴笠的神秘特工生涯,以及他生涯中的传奇事迹,甚至与汪伪特工之间的生死较量,一直都是坊间津津乐道的事情。但现在市面上关于戴笠有非常多的传说,好多都是捕风捉影的杜撰。
想要了解真实戴笠的一生,过多听信坊间传闻只会让你对戴笠的了解越来越偏颇,所以一本纪实的人物传记才应该是了解戴笠的正确途径,在此我给大家推荐这本《戴笠传》。
作者任中原为了尽可能的描写出一个真实的戴笠,查阅了不少史料,再经过严谨的考证后,详实、真实的还原了戴笠真面目。书里不但有精彩的情报战,也真实再现了许多不
为人知的秘密。
由于书店活动,这套原价元的《戴笠传》《黄金荣传》《杜月笙传》三合一套装本现在优惠读者,只要42元,用大约一本的钱可以买到三本名人传记。
如果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参团。
3册杜月笙全传+戴笠全传+黄金荣全传人心至上传奇人生人物传记历史人物书籍京东¥29.8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