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明朝第一大太监刘瑾,到底做了什么恶事以至
TUhjnbcbe - 2024/10/13 16:07:00

公元年,风光一时的大太监刘瑾被凌迟处死。据记载明武宗特意下旨,将他凌迟三日,必须要挨上刀,而且要挫骨扬灰。

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第一天刘瑾挨了刀,随后被关进顺天府,并喝了两碗粥;第二天刘瑾开始胡言乱语,嘴里被塞进核桃,继续挨刀,最终还是没能抗住,气绝身亡;第三天刘瑾尸体被拉出来,继续挨刀,直到刀为止,真的是千刀万剐!

刘瑾生前害人无数,家属纷纷抢夺刘瑾的肉,慰藉死者的在天之灵,有的甚至吃他的肉来发泄心中的仇恨。这还没完,刽子手用榔头把刘瑾的骨头打碎,研磨成灰洒进了臭水沟。刘瑾究竟犯了什么罪,下场如此之惨?

投其所好,权倾朝野

刘瑾本姓谈氏,陕西咸阳人。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为刘姓,净身入了宫。刘瑾起初在宫中并不显眼,有次犯了罪理应处死,正好赶上大赦才幸免于难,最后经宦官举荐,被安排到东宫伺候太子朱厚照。

年幼的朱厚照生性贪玩,身边的太监们投其所好,变着花样的讨朱厚照欢心,慢慢地就聚集了一群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年朱厚照即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的刘瑾已经56岁。别看年龄大,但老奸巨猾,最会讨明武宗欢心。

每天向明武宗进献鹰犬、歌妓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时常引诱明武宗出宫逛妓院,祸害良家妇女。臭名远扬的“豹房”就是出自刘瑾之手,明武宗整日沉溺于此,肆意游乐,不理朝政,对刘瑾是愈发器重,得以数次升迁,最后坐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

这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职位,明朝的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他审核“批红”,才能奏效。刘瑾每次向明武宗奏事,专挑他玩的最起兴的时候,明武宗十分不耐烦,让刘瑾自己做主。从此刘瑾便开始独断专行,权倾朝野,人称“立皇帝”,明武宗则是“坐皇帝”。

大肆敛财,排除异己,陷害忠良

刘瑾有权有势之后,走的还是前辈们的老路,开始大肆敛财,贪污受贿,各地官员凡是进京觐见的,都要向他行贿。任何官员升迁赴任,都要给他送礼;但他并不满足与此,还专门派亲信到地方大肆敛财,实在让人汗颜。你说一个太监要那么多钱干嘛?

老百姓对刘瑾是怨声载道,而官员们对其更是痛恨。刘瑾在位期间,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官员稍微不顺着他,那就会遭受打击迫害,冤假错案比比皆是,人人敢怒不敢言。

叛乱加速了刘瑾的倒台

由于刘瑾大肆敛财,激起了民愤,驻守宁夏的安化王趁机起兵,令人起草檄文,细数刘瑾的罪状,打着征讨刘瑾的幌子,发动了夺位的叛乱。明武宗一时慌了阵脚,询问李东阳的意见。李东阳趁机举荐杨一清和张永前去平叛,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刘瑾有仇。

杨一清曾被刘瑾陷害入狱,后被李东阳救出,才勉强保住一命,最后罢官回家。张永则身为“八虎”之一的太监,随着刘瑾权势越来越大,两人关系开始破裂。有次张永对刘瑾大打出手,痛斥他陷害自己,最后还是明武宗在中间当起了“和事佬”。

两人率大军赶到宁夏时,安化王早已被擒住。杨一清和张永就开始合计怎么铲除刘瑾,而安化王讨伐刘瑾的檄文就是最好的契机。

墙倒众人推,刘瑾以谋逆罪被凌迟

年8月11日,张永押解安化王进京献俘,明武宗立刻处死了安化王,并设宴犒劳张永。趁着刘瑾不在的功夫,张永立刻拿出讨伐刘瑾的檄文,向明武宗揭发了刘瑾十七条罪状,添油加醋地说刘瑾将对皇帝图谋不轨。

明武宗听完后心惊胆战,连夜派人将刘瑾关进了大牢。次日明武宗对刘瑾动了恻隐之心,觉得他不会谋逆。李东阳见势不妙,立刻建议去抄刘瑾的家,真相一看便知。

于是明武宗亲自率兵,抄了刘瑾的家。从家中搜出金银百万,并且藏有玉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手持的扇子中,竟然发现了两把匕首。至此明武宗才真正相信刘瑾谋反的事实,于是破口大骂“狗奴才果然要造反”!墙倒众人推,官员纷纷上奏弹劾刘瑾,罪状竟有三十多条。明武宗随即下旨,凌迟处死,告示天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朝第一大太监刘瑾,到底做了什么恶事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