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朱棣称帝,开始肃清异党,清官刘固被判全家抄斩,刘固之子刘超却在刑场上奋起反抗,连杀数十人。
建文四年,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下皇位,登基称帝。接着,他开始肃清朝中反对自己的大臣。整个肃清运动维持了三天,诛杀了上千余人。
在这场肃清运动中,有人不畏生死,有人贪生怕死,也有人假借降服之意暗藏心机。
文官景清就属于后者。
他在建文帝时任御史大夫,对建文帝忠心耿耿,当明成祖攻下南京后,景清深感悲痛,但是,他又想要替建文帝报仇,就假意臣服于朱棣,再伺机刺杀。
一次早朝时,景清觉得时机成熟,就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掏出怀中利器直扑朱棣。
可他还没碰到朱棣的衣角,就被护卫拿下。朱棣勃然大怒,愤愤地问:“为何行刺于我?”
面对朱棣的质问,景清仰天长啸:“哈哈哈!逆贼上位,人人得而诛之!没能送你下地狱,我愧对先帝。”
朱棣冷笑道:“既然你铮铮铁骨这般硬气,那我就看看你能硬气到什么程度。”
朱棣亲笔拟好圣旨,将景清剥皮揎草,挫骨扬灰株连十族,并下令彻查于景清有关系的一干人等,但凡有一丝一缕的关系,同罪处理。
就这样,刘固被牵扯了进来。
建文帝时,刘固本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但他在任时清正廉洁,老百姓都给他五星好评。
后来,刘固的母亲病重,孝顺的刘固就决定辞官回家奉养母亲。
可他请辞的奏折被御史大夫景清看到,景清认为像刘固这样的好官,不在京师为国效力实在太浪费人才。
于是,就把刘固推荐给建文帝,向建文帝申请让刘固到京都任官。建文帝也是爱才之人,当即准奏了景清的举荐。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没想到刘固会因此命丧黄泉。
刘固刚到南京任职不久,靖难之变就爆发了,结果就是刘固受景清牵连,被判满门抄斩。
行刑当天,刘固一家被五花大绑于刑场之上。随着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随即身首异处。
刘固之子刘超看着亲人们的血染红了整个刑场,他的双眼也渐渐红了起来。
自幼习武的刘超,此时怒火中烧,他运足了力气将绳索挣脱,趁刽子手还没反应过来,一把夺下刽子手的刀,一个反手,刽子手应声倒下。
监斩官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派人上前围剿,然而,他们小看了这位年仅15岁的少年。
只见他身手敏捷,手里的刀只要挥出去,就必定有人丧命。不一会功夫,他就连砍了数十人。
监斩官又派了一大批人上前围剿,这才将刘超擒住。
明成祖知道此事后,对刘超倒是颇为赏识,但是想到刘超一家皆死于他手,尽管赏识也只能下令将刘超凌迟处死。
天威难测,在封建社会中,不管你是否真的有错,君王一声令下,脑袋就得搬家,这也正是应了那句“伴君如伴虎”。
作者:浊酒敬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