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戊戌六君子都是怎样的人慈禧为何要用钝刀将
TUhjnbcbe - 2024/12/17 14:40:00

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戊戌六君子在京城菜市口,被斩。

这六位君子的名字是:康广仁、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此君为人沉稳,早就看出事不可为,他曾向康有为进言,天下事最要紧的是废科举。如果不成,有识之士应该回乡办学,兴人才。

康有为书生意气,太激进,在被光绪帝召见之后,总想一把火将旧人旧制烧干净。康广仁被裹挟其中,实际上是被他哥哥害了。政变前一天,康有为离开京城,康广仁留守,结果9月21日在张荫恒家被捕。

杨深秀是山西人,非康有为弟子,此君旧学根底深厚,精通中西算术,官至御史,因感于国势日衰,想变法图强,因此成为康有为的“战友”。

相对于其他五君,杨深秀从政经验丰富,论事切实稳健。在政变前夕,他还上折子要求太后归政。写完折子,他的儿子曾苦苦相劝,让他不要递,因为递上去也于事无补。

杨深秀厉声呵斥,最终上奏。

有人讲,杨深秀被斩,跟他的性格关系很大,此君性格刚烈耿直,总是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平日里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倒霉,旁人皆旁观看热闹,无一人援手相救。

除开这两君,剩下的四君,号称“军机四卿”,均由湖南巡抚陈宝箴举荐进京。

陈宝箴曾评价刘光第,性情沉稳。此君对《周礼》、《礼记》研究很深,性情耿介,好认死理,唯一的好友是杨锐。

刘光第被斩,让人叹息。

他在任职期间,工作很有章法,也很清醒,知道变法终究不可为。可叹的是,在政变发生后,他居然自投刑部大牢。

眼看快行刑了,刘光第的表现更是让人感慨——

当时的监斩官是协办大学士刚毅。

临刑前,刘光第诧异地问,没有经过审讯就杀人,合适吗?

刚毅不回答,只是命令他们几人跪下听旨。

刘光第坚决不跪,抗议说,按照《大清律》,即使是盗贼,临刑喊冤,都应当再次审讯。我们几人就算不重要,难道可以败坏国家的体统吗?

刚毅漠然不应。

刘光第继续质问,刚毅只好冷漠地说,我只是奉命监斩,其他的不知道。

狱卒见状,强迫他跪下,而他依旧倔强地站着。

杨锐看不下去,冲他大喊,裴村(刘光第的字),跪下吧!跪下吧!

刘光第这才跪下受刑。

杨锐,本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学生,因为要避嫌,才由陈宝箴举荐。此君是光绪帝密诏的持有者,也是维新派内部的稳健派。

他被杀前,张之洞曾拍电报给军机大臣王文韶,希望能救下他的性命。王文韶拿着电报去找刚毅,刚毅给他出了一个官场阴招,叫他假装不知道,只说电报来得太晚,上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无法挽回,万分抱歉。

林旭,此君有个很显赫的岳祖父,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他本人还做过荣禄的幕僚。可惜,荣禄不能保他,他死后,他的妻子服毒而死,为之殉葬了。

六君子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谭嗣同。一来,他的父亲乃湖北巡抚,他是妥妥的高官二代;二来,谭嗣同本人天分极高,名声响亮;三来,他性格豪爽,有大丈夫气概,曾仗剑走天涯,与江湖人士多有交情。

这样的六位君子,要学问有学问,要脊梁有脊梁,要关系有关系,要背景有背景,慈禧为何非要斩杀不可,而且还要用钝刀呢?

慈禧有句“名言”,谁叫我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

这说明慈禧有睚眦必报的心理。

更关键的一点,康有为要搞的戊戌政变,不但是颠覆现有体制,而且还要“围园杀后”。在当时的皇权秩序下,在慈禧心目中,这就是弑君。

弑君之罪,绝无任何回旋的余地。

依照慈禧本意,用钝刀可能都不够解恨,凌迟才好。但戊戌六君子名声在外,尤其有洋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戊戌六君子都是怎样的人慈禧为何要用钝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