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面对刑场上这个清白之人,连凶狠的刽子手也
TUhjnbcbe - 2024/12/17 14:41:00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但也有另外一些脊梁,会在祖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拼命去抵御外侮,从而让人在绝望之中看到新希望。

品行操蛋的太监,在明朝中晚期,历来都是朝廷的隐患。到了第6位皇帝,明英宗执政的时候,太监总头目王振,经过各种阴谋诡计上位后,更是一手遮天。

当时,面对蒙古族的悍然侵犯,啥也不是的王振,竟然能说服英宗皇帝亲自去前线打仗。谁知,就在他跟随天子,带着数十万明军,行至河北境内准备和敌军交战时,他却自作主张,改变行军路线,去他家乡转了一圈。目的,自然是让家乡的父老们,看看自己那张猖狂得意的脸。

战场上讲究的,就是战机。王振这么一杠子,表面上看无关紧要,但却给了正在虎视眈眈的敌军,一个明晃晃的可乘之机。至此,表面强大的明军,一下子就被剽悍的瓦剌军团打了个措手不及。正是在这场让人震惊不已的土木堡之变中,人渣王振被杀,皇帝英宗被俘,数十万明军精锐遭受重创。还有66位包括各部长级别,不知怎么回事的朝廷要员丢掉了性命。

经此一役后,趁势追击的蒙古军队,一下子就将战火烧到了京城。防御力量极度空虚的北京,即将重蹈“靖康之耻”的前辙。在人心惶惶的局面中,这时候,挺身出来的,是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

他力排众议,主动担当起保卫北京的重任。亲自督战,调配人马,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调动留守在这里的数万老弱残兵,硬是在这场艰苦的京师保卫战中取得完胜。大明王朝也因此而顺延了,接近年的生命。

让人惋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位颇有才干的名臣,却因为性格刚直,遭到众多小人的忌恨。又经过8年的官场风雨后,就在英宗复辟那一年,于谦因受到奸贼石亨等人诬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押往刑场受死。

史料记载,官府在查抄于谦家的时候,发现家中除了书籍和破烂不堪的衣服外,什么也没有。据说,一直以“要留清白在人间”为志向的他,在引颈就戮那一刻,北京城有数万百姓,自发前来送行,人们纷纷掩面而泣。为此深受感动的刽子手,甚至都不愿举起屠刀向于谦下手。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对刑场上这个清白之人,连凶狠的刽子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