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似乎就是一个悲剧的象征,很少能有什么好下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如此评价俄国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
“人们认为沙皇是圣人,但只有成为一个笨蛋,或者成为一个恶棍,或者是一个疯子,才能做出尼古拉二世所做的一切事情。”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年7月16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连同他的家人被残忍处决,六个女人惨遭开枪射击又被刀刺,而凶手正是布尔什维党中的一些激进分子。这些激进分子认为,只要沙皇还活在世上,就象征着封建帝制没有被完全瓦解,随时都有复辟的可能。所以,他们秉持斩草除根的原则,将末代沙皇一家全部残忍杀害。
电影《末代皇帝》中的幼年溥仪同样是末代皇帝,中国的溥仪结局算得上是幸运得多,至少他能够安稳地度过余生,在晚年还能过上上班下班领工资的日子,只不过他不再是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而是一个与芸芸众生没有什么区别的普通人。
反观俄国的末代皇帝,全家惨遭残忍杀害也就罢了,最后还全部落得个死无全尸、投尸落井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呢?
尼古拉二世与家人合影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年,尼古拉二世出生,作为长子的他,被父母寄予了很大的厚望。他的祖父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暗杀身亡。就连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也差点死于民意党的暗杀之下,可见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何种地步了。
尼古拉二世深受父亲亚历山大二世的影响。亚历山大三世按照“对于专制政体之力量与法理的信念”行事,对革命运动实行高压政策。正所谓过刚则易折,亚历山大三世对于革命运动的高压手段,只会遭致革命党更加激烈的报复,而这种报复就将反噬到尼古拉二世的身上。
年幼的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生来身体虚弱、性格优柔寡断十分懦弱,所以并没有博得亚历山大三世的欢心。随着年岁渐长,亚历山大三世便有了另择继承人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反过来看尼古拉二世,似乎还是有那么点才华底子在那里的,他精通德英法三国语言,似乎能在外交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于是,亚历山大三世便派遣尼古拉出国旅行历练一番。但匪夷所思的是,尼古拉并没有选择去自己精通语言的所在地,而是去了希腊、埃及、印度、日本、中国,成为了俄国皇帝之中第一个到过亚洲的人。
年少的尼古拉二世这趟环亚旅行结束没过多久,亚历山大三世就因抑郁症嗜酒过度死于酒精中毒,年轻的尼古拉二世继位。一个月后,他迎娶了德国大公爵路德维希四世的女儿兼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阿里克斯。阿里克斯接受东正教洗礼,并按照俄国宫廷传统改名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
皇后的倔强和任性,时刻能够左右他的决策,为他出谋划策。而这显然是优柔寡断的尼古拉二世所需要的,所以,尼古拉二世视皇后为自己“绝对信任的人”。尼古拉二世上任之后,坚定不移地选择延续旧政,声称自己正是要像他父亲那样“坚定不移地、不可动摇地坚持独裁专制原则”。
青年时期的尼古拉二世但是,尼古拉二世却不具备他父亲的钢铁意志,面对正在崛起的反复势力,他似乎没有足够强硬的手腕对其进行打压。不仅如此,尼古拉二世还不断加大扩张,参加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虎视眈眈。据俄国陆军大臣日记记载:
“我们皇上的脑袋中有宏大的计划,他要为俄国夺取满洲,把东北、西藏统统并入俄国,还要夺取波斯、不仅要占博斯普鲁斯,还要占达达尼尔。”
日俄战争时战舰被击毁这足以彰显尼古拉二世的狂妄野心,哪怕是在日俄战争之中惨烈败北,尼古拉二世仍然不甘罢休,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冒险。然而,这一次俄国战败,使得国内对于尼古拉二世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为了缓和矛盾、稳固统治,他选择对底层劳工人民做出让步,并对武装起义部队进行血腥镇压,但始终无力扭转沙俄王朝的大厦将倾。
年,尼古拉二世同英国签订协议,形成了以英法俄协约国的帝国主义集团,与德奥同盟国相对峙。7年后,俄国在尼古拉二世的一手操纵下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却遭遇了接连惨败,民愤愈发四起。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在人民的滔天愤怒下,沙皇被二月革命推翻,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软禁起来,沦为了阶下囚。十月革命之后,沙皇一家又成为了红军的俘虏,他们被不断转移关押地点,最终被囚禁在叶卡捷琳堡。
尼古拉二世灭门惨案
年7月16日,红军高层下达了处决尼古拉二世全家的残忍命令。事实上,这份处决名单上的人可不止尼古拉二世全家,除了尼古拉二世夫妇二人,以及他们的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还有他们的一位女仆、一位男仆、一位御医、一位侍从。
尼古拉二世的孩子们而负责行刑的人,共有12个人,至于看守的人更多。在这些行刑人员里,有些人因拒绝向女人和未成年人开枪,所以自愿退出。剩下的人则在17日凌晨2点,将沙皇一家极其侍从的11个人带往地下室,此时的沙皇一家并不知死到临头了,还以为是又一次转移。
彼时大公主奥尔加不过22岁芳龄,最小的公主安娜斯塔西亚也年仅17岁。小皇子阿列克谢则仅有14岁,他还患有严重的血友病,身上一旦有伤就会流血不止直到死去。所以,医生曾断言阿列克谢绝对活不过16岁。如今,距离阿列克谢年满16岁仅有两年,医生一语成谶,他的确就快死了,不过不是因为血友病,而是因为枪杀。
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合照尼古拉二世曾多次因小儿子的病烦闷忧愁得连政务都处理不下去,如今小儿子跟自己落到这个地步,更是尼古拉二世始料未及的。所有人被带进地下室之后,唯一的出口便被行刑队堵得严严实实。随后,行刑队便向他们宣读了死刑命令。
在得知死刑的消息之后,尼古拉二世等人来不及惊讶,就遭受了行刑队长达四分钟的疯狂射击,行刑队队长更是直接对着尼古拉二世来了一枪爆头,尼古拉二世应声而倒。未曾想到,在经过长时间射击之后,三个公主与女仆中弹之后依然没死,还在喘着粗气痛苦呻吟。
灭门惨案发生现场绘画图行刑队发现枪弹不管用,就掏出刺刀将她们全部刺死。在检查尸体的时候,行刑队才发现这四个女人中弹不死的原因,原来,她们的胸衣和腹部衣服里,全藏着大量的钻石珠宝,好以这样的方式躲避抓捕者的搜查和收缴。这些珠宝十分坚硬,能够弹飞子弹,所以她们统统没有被击中要害,得以在枪林弹雨中勉强幸存,不过最后还是逃不过刺刀的一击必中,全部死亡。
尼古拉二世一家被害现场由此,俄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代彻底终结。对于究竟是谁下的处决命令始终还有待争论,但无疑苏维埃政权对此是持支持的态度,他们在《乌拉尔工人报》上曾发表如下新闻:
“......根据乌拉尔州工人、农民和红军士兵苏维埃的决议,枪决了前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这个带着皇冠的刽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
尼古拉二世一家合影值得注意的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个决定,有相当一大部分民众认为,就算沙皇和皇后有罪,他们的五个儿女都没有参加过政治活动,至于小公主和皇太子也都还是未成年人,那四个仆从也更别提有何罪之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