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纸媒抓住深度内核赢得未来
TUhjnbcbe - 2024/12/22 17:13:00

深度及特色鲜明的内容是纸媒赢得读者的关键。资料图片

“现在谁还会看报纸?”这是纸媒从业人员经常会遇到的提问。特别是当听到国内又有报刊宣布休刊、停刊的消息时,这种质疑和焦虑会不断在同业间扩散。这些纸媒的倒下,业内外多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于是,业界对纸媒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纸媒已近黄昏”“纸媒将死”;另一种观点认为,以“深刻”著称的纸媒具有后发优势,在全媒体时代仍拥有美好未来。

笔者认为,一些纸媒的消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创新、缺乏内容、缺乏思想才是最致命的。即使是新媒体,如果充满假大空或一味哗众取宠,也难以走远,反而比纸媒更“短命”。因此,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内容的生产者永远不会凋零,谁拥有“创新、内容、思想”的内核,谁就会拥有未来。

纸媒不会说再见

其实,早在10年前业界就有预言,10年后的新闻业将会由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张网融合成一张网,甚至预言,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将整体发生颠覆性改变,80%以上的报刊将可能消亡,剩下的少数报刊也大都变成了其自身主办的一家专业网站的一部分,读报成为一种奢侈和怀旧。

现在,让我们再回头看10年前的预言,报纸整体并没有遭遇“寿终正寝”的命运,就拿休刊、停刊的国内几家报纸来说,也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大部分报纸在求新求变中都得以生存、发展,一些报纸的发行量不降反升的态势,就充分说明以内容为王的媒体不会倒下。

在经历了网媒的“眼花缭乱”后,受众更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公信力和善于讲故事的“优秀把关人”。而“白纸黑字”的纸媒具有内容优势,拥有原创的内容资源、成熟的新闻采集机构,有一大批职业化的新闻人,以及丰富的采访和编辑经验等,其公信力已得到长期验证,这些都是网媒无法比拟的。因此,与时俱进的纸媒不会被网媒取代,只会在与网媒的融合中更凸显自己的优势。

深读需要深耕

在互联网之前,纸媒与广播、电视可以说是优势互补、各有千秋,形成了“报纸上有文、广播里有声、电视里有影”的传媒生态,满足了受众的不同需求。而在网络时代,数字媒体不仅三者兼备,而且传播、刷新速度以秒为单位,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无缝链接。

以前报人总是希望在有限的版面做出无限的文章,但在网络时代,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因为给予报纸再多的版面,也难以企及互联网的容量和快捷。而且在数字媒体面前,纸媒不能再寄希望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思维定式占领市场,因为凡是我们能想到的新闻,在网上都能搜索到,更不用说即时性新闻。

这并不是说纸媒就无所作为,相反,在纷繁庞杂的信息中,受众更想深入了解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纸媒抓住深度内核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