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48年王孝和含笑赴死,惊得刽子手三枪没打
TUhjnbcbe - 2024/12/27 17:18:00

年9月30日,上海提篮桥。

一个年轻男子被狱警拉拽着走向刑场,让旁人惊诧的是他始终面带微笑。

温和坚定的微笑在这肃杀冷峻的刑场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幕让负责执行死刑的刽子手都有些胆战心惊

刽子手心中其实也是对这个男子同情的,在这块场地他不记得自己开过多少枪,但这一次他握枪的手在发抖。头三枪居然都没打中男子的要害。

这名含笑赴死的年轻男子叫王孝和,死时不过24岁。而他含笑赴死的照片被在场记者抓拍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王孝和的故事才得以流传到今天

王孝和祖籍浙江宁波,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穷苦工人家庭。父亲常年在船上工作,母亲是纺织女工。王孝和有7个兄弟姐妹,但在那个苦命的年月,最后只有王孝和和2个弟弟活了下来,并且平安长大成人。

王家一家人挤在汉口路一个只有五六平米的房子里。在王孝和妻子忻玉英的回忆里“房间里睡了人,其他人就不能再活动了。床是用几块铺板拼起来的,床尾还锯了一段,因为要放一个马桶”,“有时候人要睡到床底下”

虽然家庭贫困,但是王孝和却并没有因为贫困而破罐子破摔。年,14岁的少年王孝和考上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

这所学校不仅教给王孝和将来谋生的技能,还带着这个穷苦的少年踏进了一个全新的红色世界。在学校里,王孝和的老师同学之中不乏进步人士,老师之中就有我党地下党员。这些老师除了传道受业之外,还暗中向学生传播进步和革命思想。

来自工人家庭的王孝和,小小年纪就吃了不少的苦。老师们讲的道理让他很有共鸣,他还时常从老师那里借来进步刊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在这里,王孝和的思想豁然开朗。他第一次知道只有推翻头上的三座大山,穷苦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在一次次的促膝长谈,一场场的读书会中,王孝和坚定了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年5月,经过组织考察,王孝和入党,成为了一名年轻的革命者。年,王孝和进入  上海电力公司工作。在电力公司,他一边工作一边以地下党员身份秘密活动。

年上海电力公司工人发生大罢工,王孝和积极参加了这次大罢工。在这次大罢工里,王孝和负责工会文宣和组织工作。王孝和总是主动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所有繁琐事务,哪里苦哪里累哪里危险,哪里就有王孝和的身影。他总是说“我是工人选出来的。凡对工人有利的事,我都有责任去做”。

那个时候王孝和刚刚结婚,妻子忻玉英没有工作,只靠王孝和一个人的工资过活。那时两口子把钱分成四份,一份用来还债,一份给王孝和妈妈,一份日常开销,一份用来后面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即使在这样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王孝和还定期给大罢工捐钱。

王孝和的家就是工友们秘密聚会的场所,王孝和以打麻将做掩护,实际是在开会讨论罢工斗争策略。忻玉英给他们在门口放风,如果有陌生人靠近,就敲门三下。

年上海发生了“申九惨案”,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的工人举行罢工,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朱云仙、王慕媚和蒋贞新3名女工被打死,40多人被打成重伤。惨案发生后,上海工人自发地进行声援。王孝和在电子厂内,发动工人缠黑纱、捐款,抗议反动派的暴行。

国民党反动派的驻厂特务企图阻挠,王孝和义正言辞地说“工人是一家,相互支援是我们份内事。”

王孝和的活跃,让他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名单。国民党在电子厂有个特务叫万一,他经常来找王孝和,要么拉拢,要么威胁。

这些都被王孝和一一无视,万一见没有效果,就转而做忻玉英的工作。他以房子为诱饵拉拢忻玉英,想让她“枕边风”劝王孝和妥协。

毫无疑问,这些拉拢威胁都被王孝和一家给拒绝了。而王家周围不明身份的陌生人也越来越多,敌人就要动手了。

见形势危急,妻子劝王孝和先去乡下躲一下,但是当时王孝和没有接到组织撤离通知,他考虑到党和工会的工作还是决定留了下来。王孝和虽然没有走,但是已经做好了被捕的准备。在家中,王孝和把和组织有关的东西一一销毁。

做好了这些,王孝和最大的愧疚就是对妻子和女儿。他愧疚地对忻玉英说“让你受苦了”。两口子抱头痛哭。

王孝和和忻玉英说了很多话,告诉她如果自己被捕出不来,忻玉英不要耽误自己,去另找良人生活,只要能把女儿养大。

年4月21日,王孝和被捕。临走之前,王孝和还对自己10个月大的女儿说了英文Byebye。

这一声“byebye”,成了王孝和留给女儿的最后一句话。而他和忻玉英不知道的是,忻玉英肚子里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

被捕之后,王孝和遭受了敌人的种种酷刑。其中就有一项是“磨排骨”。什么是“磨排骨”呢?就是拿着一根很粗糙的木根,从犯人的肋骨上用力下压和摩擦“血都会渗出来”

尽管遭受了各种酷刑,但是王孝和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严守了党的秘密。

最后敌人无计可施,只能宣布判处王孝和死刑。面对死刑,王孝和并不害怕,“死无所惧,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同敌人斗争。我的武器是公开揭露敌人的残酷和对人民的仇视。”

王孝和留下三封遗书,分别写给狱友,父母和妻子。

在给狱友的绝笔信里,他鼓励大家“为正义而继续奋斗下去!”

给父母的遗书,他则这样写到“父母养我育我,含辛茹苦。儿不能再为双亲尽孝养老,请多谅解。然而,儿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

最后,他请妻子“  不要伤心!应好好的保重身体!好好的抚导两个孩子!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是被谁杀害的!嘱他们刻在心头,切不可忘”

敌人原定在9月27日杀害王孝和,但是那一天忻玉英挺着大肚子,抱着大女儿在刑场上哭诉敌人暴行,引起群众们的愤慨和声讨。敌人不得不将行刑日期改到了9月30日。

9月30日,王孝和面带微笑踏上刑场,他试图去寻找妻女的身影。但是这一次敌人把忻玉英给拖走了,王孝和并没有看见妻女最后一面。

王孝和的镇定让刽子手很震惊,一路上王孝和与刽子手聊天,给他讲道理。刽子手被王孝和感动,震惊和感动使得这个刽子手手一直在发抖,头三枪都没有打中要害。这个刽子手后来说“我下不了手,却让他受苦了”

王孝和牺牲后21天,妻子忻玉英在巨大的悲痛中生下了他们的小女儿。按照王孝和的遗书,她给这个小女儿取名“佩民”

年11月5日,上海各界人民1万人在逸园举行追悼王孝和烈士大会,灵柩安葬于虹桥公墓,后迁往上海烈士陵园

全文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48年王孝和含笑赴死,惊得刽子手三枪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