刽子手是个古老的行业。在古代也是个令人敬而远之的职业
不过刽子手是有很多禁忌的
实际上,古代刽子手宁可钝刀砍人,哪怕连砍几十刀还砍不死犯人,导致犯人痛苦连天,极为悲惨,自己也身心俱疲,但刽子手回去后依然不会磨刀。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人都信奉神灵,这掩耳盗铃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心理安慰
规矩一:自己不磨刀。
这个职业砍别人的头颅,是件罪孽的事情。但罪孽有两个方面可以抵消:
杀人是犯人,刽子手砍头是属于“替天行道”;刽子手信奉,杀人的是刀,而不是自己。
如果自己磨刀就成了刀的帮凶。
拿着磨光了的刀去杀人,无疑会加身自己的罪孽。所以,古代刽子手找出一把刀,锈迹斑斑的去砍别人头颅,也不会自己去磨刀
历史上大多数刽子手的刀是没人愿意磨,给钱也不给。杀器,浸染了无数人的鲜血,
附着着无数人的魂魄。磨刀匠不磨砍头刀,这也是磨刀匠的规矩。
规矩二:砍头不过百。
在刽子手一行,这是也是拜师学艺,并且作为刽子手就必须遵循一个规定,一个刽子手一生只能杀99个人。到数字就退休。所谓杀人过百,断子绝孙。午时三刻砍头,阳气正浓,鬼气不上身,因此,电视上刽子手行刑前都会很客气的说:请您上路,他们称自己是送路人。
历史上记载:清朝刽子手邓海泉,他一生杀了接多人,虽然当年师傅提醒不能杀人过百,但是很赚钱,到了民国时期依然是刽子手,但他长相越来越丑陋,50多岁,还没有老婆。最后到了晚年病魔缠身,最终被折磨致死。可以说是受尽痛苦。
《水浒传》中的好汉杨雄,职业就是刽子手,书中描述了老婆潘巧云红杏出墙跟一个和尚好了。其实中间也零散的描述了,古代刽子手虽然收入不错,但却在家庭和社会上属于被人孤立的群体。
刽子手常年和生死打交道,他们对于生死看的也透彻些,有记载的很多刽子手都有些奇怪的习惯来进行心理安慰。比如前面提到的邓海山,据说每次杀完人都会去念佛,而且杀完人之后,从来不回头,害怕鬼魂会沾上他,
规矩三:不留浮财。
有些刽子手,认为杀人得来的钱财,除了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要之外,要速度散去,所以很多刽子手会把这些钱用来请人吃饭喝酒。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将死者的怨气让多人承担。但实际上一般普通人是不愿意和刽子手打交道的,认为他们身上都是晦气。所起说,刽子手私底下也并没有那么受人待见,请客吃饭其实也是很难一件事情。
所以说,刽子手也是一种卑微的职业,只是为了生活更好一些,但牺牲了很多自己正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