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锅菜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菜品,将各种食材按照其特性依次放入大锅里炖煮,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有章可循,各种菜品混合在一起,互相成就,营养丰富,口感多变,特别是冬天,大锅菜格外受青睐。
大锅菜从何时兴起,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山东人闯关东,东北天寒地冻,炒出来的菜很快就凉了,于是智慧的山东人把各种菜品放在大锅里炖熟,吃的时候各自盛在自己的碗里,锅里的菜一直保持热乎状态,而且一口大铁锅可以让很多人同时吃饱,满足当时颠簸流离,朝不保夕的艰难生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大鱼大肉吃腻了,有不少人又开始怀念小时候吃的大锅菜,味道好价格实惠,因此大锅菜在各地盛行开来,山东日照有一家新开不久的大锅菜,红砖砌灶,报纸糊墙,一秒让人回到了小时候,灶台很大,1排4口大锅,每口锅里炖着不同的菜品,10块钱一碗管饱馒头随便吃,每天前来就餐人数有四五百人。
老板说,虽然做的是大锅菜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大锅菜的要求也高了,首先食材要新鲜,老板每天凌晨三四点去菜市场批发当天的蔬菜,肉,拉回店里进行处理,菜品的清洗一定要做到位,干净卫生才能赢得客人的心。
店里大锅菜跟一般都大锅菜无二,以白菜为主,另外还有豆腐粉条丸子,烧大锅菜的时候用的是当地的花生油,放入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煸炒,炒出油脂后再放入各种菜品,加水进行炖煮,快要出锅的时候,放入当地产的红薯粉条,这是大锅菜的灵魂,能很好地提高口感。一锅菜需要炖三四个小时,期间要不停地搅,使其受热均匀,这可是力气活。
还有用黄豆芽炖的大锅菜,炖得软烂入味,没有豆腥气。店里除了大锅菜以外,他家还有酱大骨,一块酱大骨只卖5块钱,一份菜加上一块酱大骨再来上几个馒头和一碗免费的稀饭,这顿饭太丰盛了,只花15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