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毕业20年,一场同学聚会,让我看到了6个
TUhjnbcbe - 2025/1/27 18:21:00

(秋梨姐的书房|第篇文章)

曾几何时,同学聚会被很多人诟病,认为同学会已经变了味道。

成功的同学炫耀自己的成功,平庸的同学在角落里默默地被“边缘化”。

有的想利用同学关系,捞好处;有的想在同学会中出风头,享受“被仰慕”的感觉。

追忆青春的同学会,变成了名利场。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想,同学聚会或许是你窥探人生的好机会。

在同学会上,你会看到,曾经坐在一个教室的同学,在数十年的时间里,差距越来越大。

这时候,不妨好好思考下,是什么让那些曾经耀眼的同学,成为最不起眼的人。又是什么,让有的人逆袭成功,逐渐成为了“高光”人物。

通过这样的观察,好好反思自己,吸取一些经验、规避一些风险,让自己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这也许才是同学聚会真正的意义所在。

20年后,一场同学聚会,让我看到了6个人生真相,或许对你也有帮助。

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

同学安妮在一家跨国公司当总监,同学会上,她和她15岁的女儿视频时,女儿和爸爸正在国外旅游。

让我们非常羡慕的是,安妮的女儿英语非常流利,和国外的朋友交流完全没有障碍。

我们纷纷请教安妮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安妮其实她并没有刻意做什么,只是有时候在家里和国外的客户开远程会议的时候,自己会用英语和对方交流。

慢慢的,女儿便对英语感兴趣了。安妮看到这一点,就在家里经常和女儿用英语说话,就这样锻炼出了女儿的英语能力。

目前,安娜的女儿在高中国际部上高二,已经过了雅思考试,未来无论是上国内名校还是国外名校,都要容易地多。

我另一个同学感慨,自己当初上学的时候,英语成绩也是数一数二,但是现在基本都还给了老师,孩子英语课本上的单词都认不出了,更别说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了。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场马拉松,人生是一场接力赛,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

毕业20年后,为人父母的我们才深切的意识到这一点。

父母跑得越远,他们的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接棒后就跑得越轻松。

如果父母碌碌无为,庸庸碌碌,他们的孩子,想要获得和同龄人一样的成就,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学历,而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当年高考结束的时候,有人春风得意,就有人折戟沉沙。

大可当初在班里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但是高考的时候,却发挥失常,只考上了专科。

因为家庭的原因,大可没有复读,而是上了专科。

到了大学后,大可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就这样,于是开始准备专升本的考试,最终考上了一个不错的本科。

毕业后,大可进入一家公司做了出纳。做了两年后,大可又不安分了,开始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

经过3年的努力,大可终于拿下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目前,大可已经是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中层领导。

相比下来,很多庸庸碌碌的同学中,不乏很多上了、名校的。

可见,高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命运。真正决定你人生的,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那些越厉害的人,越懂得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走出校园后,就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适圈,停滞不前,那沦为平庸,在所难免。

一个人,只有敢于跳出舒适圈,时刻保持学习,才能一直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人到中年,你才会发现,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学历,而是他终生学习的能力。

不按自己真实意愿生活的,往往活得不快乐

从高考开始,每个人就面临着很多选择。

从选择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到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在哪座城市定居,再到找什么样的人结婚,都要我们按下选择键。

通过同学聚会,你会发现,那些把选择权交给父母、长辈、社会舆论的人,通常活得不快乐。

他们常常会抱怨自己的生活,对生活充满着悲观,过得迷茫而无助。

同学李凡在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写作,高考的时候想要报考中文系。但是做工程师的父亲却认为学习中文没什么用处,非要他报考通信专业。在父母的坚持下,李凡妥协了。

可想而知,李凡的大学过得并不快乐。

毕业后,李凡想去大城市闯荡,父亲又让他回到老家找个公务员的工作,并以断绝关系为威胁,李凡再一次妥协了。

因为性格老实木讷,在老家做了十几年公务员的李凡,并没有什么晋升,人也变得消极,每天上班就是喝茶看报纸,人生看到了尽头。

这次同学聚会,看到大学时学中文的同学,通过写作小有成就,成立了新媒体公司,实现了财务自由,李凡深深地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

同样的,还有一个女同学,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婚后过得一地鸡毛。人到中年,却发现连离婚的底气都没有。

中国好声音选手徐海星说过,每个人都会有选择喜欢和不喜欢的权力,我会一直坚持做快乐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父母、为了社会舆论。

所以,在做人生选择时,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迁就父母,迁就别人。

自己选的路,即使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你也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如果听从了别人,当你过得不好的时候,你就会不自主地抱怨对方。久而久之,变成一个充满戾气的中年人。

人活一世,一定要做自己,才能不枉此生。

越是厉害的人,越沉默

同学聚会中,你会发现,越是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没有什么真本事。越是厉害的人,往往越是沉默。

在上次的同学聚会中,贺军表现得很活跃,到处发名片,还说自己有公司,有什么事情就找自己。

后来,有一个同学真的有事找贺军,贺军却避而不见。

与贺军截然相反的,是另外一个同学欧阳。

同学聚会后,有个同学的父亲突发疾病,要去北京看病,却挂不上号,便在同学群里求助。

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是欧阳主动联系他,帮他挂了专家号。原来,欧阳竟医院的主任医生。

而欧阳在同学会上,丝毫没有提及这些。

人到中年,你会发现,那些有实力的人,往往是沉默的,他们不会逢人就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地位。

只有内心贫乏的人,才会通过不断炫耀来得到别人的赞叹和仰视。

真正强大的人,则选择了低调处世,以谦逊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人到中年,健康胜过一切

上次同学聚会时,让我难以置信的是,有两个同学,已经离世了。

一个同学是在加班的时候,突发脑溢血,抢救不及去世的。

另一个是长期抽烟,加上熬夜,发现时就是肺癌晚期,不幸去世。

这两个人,都留下了年迈的父母、无助的妻子和半大的孩子,让人唏嘘不已。

人到中年才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是财富地位、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健康的身体。

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

拥有了健康,才有本钱去去创造一切、拥有一切。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在罹患癌症前曾经是个拼命三郎,经常以加班工作为荣,半夜两三点睡觉是常态,平均每天睡5个小时,没有双休,没有节假日,没时间陪伴亲人。

52岁那年,身体对他下发了“癌症通知”:李开复身患淋巴癌。患癌后的李开复终于开始审视自己。

他开始有规律的睡眠、饮食,开始跑步,健身。

两年后,李开复痊愈了,但健康的生活习惯,他依然还在坚持着。

李开复说到,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样重要的。

希尔康说过: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经营好他的事业。

到了中年,在经营事业和家庭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健康,规律生活、坚持健身。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下半场,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一个人幸不幸福,心态最重要

这次同学聚会,女同学里,状态最好的是佳佳。

年近40的佳佳,身材保持得很好,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也没有化多么精致的妆容,只是涂了一点口红,穿着基本款的衣服,见到谁都笑意盈盈,不卑不亢,整个人散发着淡定从容的气质。

当时我们就猜,佳佳肯定嫁了一个有钱的老公,不用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不然岁月怎么会这么优待她?

聚会结束后,佳佳说她老公来接她,我们就等着看她老公开什么豪车来。

结果,他老公竟然骑着山地车来了。一个中年的男人,却没有大腹便便的油腻感,和佳佳一样气质出众。

佳佳自己扫了一个共享单车,说自己家离得不远,所以就决定和老公一起骑单车回家。然后,两个人就有笑有说地骑车走了。

佳佳的状态,让我意识到,一个人幸不幸福,与他拥有多少财富、用有多高的地位都没有关系。一个人的幸福,永远是源自自己的内心。

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被世俗喧嚣干扰,看淡人生的得与失,认真过好自己生活的人,往往是最幸福的。

一个人如果总是充满欲望,总是不知满足,总是要与人比较,那即使拥有的再多,也很难快乐起来。

高晓松说:“人生下半场,敌人只剩自己”。

到了中年,你幸福与否,往往源自你的内心,而不是外界。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把一切都看得太重了。想要的太多,而能做的又太少。

学会放下,学会看淡,懂得知足,才能获得幸福。

END

作者:我是秋梨,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中年少女,如果认可我的观点,就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毕业20年,一场同学聚会,让我看到了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