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甘肃一家市场类报纸停刊,折射出新时代新闻
TUhjnbcbe - 2025/2/10 16:47:00

作者:草川人

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创刊于年的《西部商报》终于在今日正式停止运行。像一台慢慢失去燃料的机器一样,最终停止了转动。这也是小编和很多人所预料的,是一种必然和规律。根据昨日最后一张报纸在头版刊发的《休刊转型——致读者》,《西部商报》似乎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只是等待转型。但内部都知道,这是停刊。这张报纸似乎正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然而,当我们回味她走过的这18年,曾经无比辉煌过。但无论如何,一张新闻纸走到今天的地步,除了新媒体崛起造成的必然结果外,更有许多自身管理所带来的问题造成的。

“舆论监督”精神的严重缺失

这张报纸从年创刊之初,充分发挥了都市报舆论监督的作用,为经济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年,更是吸引了“中国揭黑第一人”王克勤的加入,并采写刊发了《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性报道。仅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多人。其本人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生死劫难,最惊心动魄的是曾有黑社会组织悬赏万元要他的人头。可以说这些文章是舆论监督报道的典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欢。

年,与被称为都市报界黑马的《成都商报》联手,进一步打造更高端、更吸引市民的《西部商报》。那时,《成都商报》派出了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坐镇指挥,并打出了“新闻为王”和“奉献兰州最好新闻”的口号,大型策划接二连三,精彩新闻版版皆有。在她的带领下,兰州的几家都市类报纸纷纷改版,开始效仿,成了兰州都市类报纸的领头羊。那时的《西部商报》,商家纷纷抢着刊登各类广告,可谓一纸风行。

由于种种原因,年后,《成都商报》派出的团队,基本退出了《西部商报》。报纸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经营连年下滑;而刊发的新闻也不再像以前那么纯粹。尤其是年后,这张报纸很难再见到较为大型的和深度的“舆论监督报道”,基本都是人们能够所预见性的常规化稿件,即便出现很重大的舆情事件,也是隔着衣服挠痒痒,写一些民众可看可不看的东西。有很多监督报道根本就是缺位的,这也许与当年王三运依然在甘肃执政,并压制舆论监督、压缩新闻空间的原因有关吧!

连普通的民众都知道,当一张具有“舆论监督”作用的都市报失去其监督作用后,必然会遭到读者的抛弃。从这个角度出发,走到今天也在预料之中。

新闻同质化的致命打击

作为一张新闻纸,只有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才能赢得市场,赢得读者。尤其是《成都商报》撤离后,这张报纸似乎突然失去了血液和动力,在新闻上虽然打着“奉献兰州最好新闻”的旗号,但再很少出现过抓人眼球的新闻。

细心的读者如果买几张当日出版的都市类报纸就会发现,基本都是同样的新闻,甚至连写法都是差不多,只是标题和记者的名字不同而已;再也没有了往日深挖新闻,力求独家的新闻报道。《成都商报》派团队坐镇指挥时,一些记者的稿件甚至要一遍又一遍的写,直到挖出新的东西方才罢休,那时,独家新闻每天都像山野上奇异的花,开的那么美丽、惹人。

如果大家的报纸都一样,普通民众买一张就可以看遍兰州所有的新闻,何必要多买几张呢?除非是那些想搞研究的人。独家新闻、深度报道,犹如一个人身上的血液和思想,一但缺少了,也就失去了性格,也就成了黄河边圆圆的普通的石头。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必然会选择不订阅和不购买。

甚至在很多的时候,当你翻开一张当地的机关报就会发现,作为都市类报纸的《西部商报》,和机关报的新闻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千篇一律的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些服务类的稿件。当一张都市报仅仅剩下宣传,而缺少了独家新闻和“猛料”,关门歇业也就在所难免了!

新媒体的广泛冲击与缺少战略眼光

年,新媒体不断崛起,尤其是基于手机端的新闻APP不断崛起后,对传统纸媒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当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许多都市类报纸开始了转型,开始搭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包括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一家市场类报纸停刊,折射出新时代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