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比亚迪();比亚迪();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欣旺达();派能科技();博力威();德赛电池();猛狮科技();蔚蓝锂芯();鹏辉能源();中天科技();中兴通讯()。
本文核心数据:LG化学和比亚迪发展历程、产品布局、财务数据、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锂电池出货量、价格
发展历程对比:LG化学起步早
LG化学是韩国锂电池龙头企业,而比亚迪是中国锂电池龙头企业。LG化学成立于年,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业务主要包含电池、生命科学、尖端材料和石油化工四大板块,年12月1日,LG化学拆分其电池业务板块,成立了全资子公司LG新能源。年6月8日,韩国媒体报道称LG新能源正式启动上市流程,预计于年第三季度上市,募资规模超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亿元),LG新能源估值达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
相较于LG化学,比亚迪起步较晚。比亚迪成立于年,-年间分别先后成为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第一个中国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年公司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年,公司正式推出“刀片电池”,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布局对比
——锂电池产品布局:LG化学产品更全面
在锂电池产品布局上,LG化学的产品类型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而比亚迪仅涉及动力电池业务,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锂电池产业链布局:LG化学业务占比较大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LG化学的业务包含电池、生命科学、尖端材料和石油化工四大板块,四个板块之间的业务较为独立。电池和石油化工板块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年合计占比超80%,其中,锂电池的营收占比为41.1%。
而比亚迪的业务主要为锂电池行业下游的汽车相关业务,年,汽车相关业务的占比超半数,电池业务占比较小,占比仅为6.9%。
业绩对比:LG化学是比亚迪的6倍
在营收方面,-年,LG化学和比亚迪的锂电池业务营收均稳步上升,年,LG化学的锂电池业务营收为亿元,总营收为.35亿元;比亚迪锂电池业务营收为.88亿元,总营收为.98亿元。
整体来看,无论是锂电池业务营收规模还是总营收规模,LG化学均较大,并且LG化学的锂电池业务营收是比亚迪营收的6倍,但两者的差距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市占率对比:LG化学全球市占率第二且增速较快
在市占率方面,按动力锂电池的装机量数据,总体来看,-年,LG化学的市占率上升较为快速,一年半时间上升了近12个百分点,但比亚迪的市占率下降了2.8个百分点。
年上半年,LG化学的市占率为24.05%,位列全球第二,比亚迪的市占率为6.6%,位列全球第四。
产能规划对比:LG化学是比亚迪的2倍
在产能方面,年,LG化学的锂电池产能将达Gwh,从中长期规划来看,未来,LG化学锂电池产能将达Gwh。根据比亚迪的公司公告,公司规划年末总产能达到Gwh,是LG化学的一半,根据比亚迪披露的项目情况统计,目前披露的动力电池项目累计产能达Gwh,预计未来,公司锂电池产能将达Gwh。
韩国LG化学V.S.中国比亚迪对比总结
整体来看,LG化学较比亚迪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比亚迪在锂电池市场仍有待挖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还可以与+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