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内刊主编谈洮湖主编葛安荣内外融合谋生
TUhjnbcbe - 2025/3/4 18:19:00
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葛安荣,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江苏金坛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入鲁迅文学院进修。现系《洮湖》杂志主编。出版短篇小说集2部,中篇小说集1部,长篇小说6部。纪实文学作品多部(篇)。中、短篇小说《走出困局》《花木季节》《黑色无错》等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海外文摘》等刊物转载。短篇小说《风中的轮笛》获江苏省第七届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都市漂流》《玫瑰村》《纸花》获江苏省第三届、第七届、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玫瑰村》被江苏省锡剧团改编成大型现代戏公演。《花木季节》《风中的轮笛》分别被翻译成韩文、英文推介。

文学内刊如何谋生存,如何在当地整体文化事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考验着我们办文学内刊的勇气、智慧和才情。《洮湖》年创刊,25年正常出刊,规范出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办刊之路。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文学内刊只有先求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逐步彰显文学内刊的力量和品质。25年来,我们坚守文学品位,始终坚持内外融合,打开与地方整体文化事业融合的通道,实现了圈内向圈外、本地向外地的拓展和转化。

一、25年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从文学季刊转型为双月刊,从本土走向全国,成为金坛文联工作的品牌,成为用文艺形式宣传与推介金坛的一扇窗口

文学内刊最紧缺的是经济支持。《洮湖》办刊之初,经费紧缺,许多有识之士和企业家朋友伸出了友谊之手,慷慨相助,文联驻会和非驻会的领导纷纷“找米下锅”。当时的编辑待遇薄,地点也变换了多次,办公条件很简陋,但大家的热情不受影响,不断以文学的形式为社会各界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洮湖》得到了金坛各级领导的赞扬和认可,并获得一定经济支持,办刊条件得以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自加压力,经过省市新闻出版部门同意,将《洮湖》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我们认为,文学内刊不能关门办刊,常年选用本地作者稿件,这样于拓宽格局和视野无益,于是逐步确立了“本土、生活、文学”的办刊宗旨。一方面立足本土,另一方面强化文学,兼容外稿,扩大与外地文学创作的互动。25年来,我们除了大量编发本地作者的稿件,也接纳了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海外华人的稿件。我们坚持向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金坛人赠送杂志,让他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家乡建设与发展情况,感到格外亲切。外省市的读者、作者也感受到了金坛的“文学包容、文学发现、文学品质”,从而增加了对金坛的了解。

二、25年坚持纯文学办刊方向,坚持发现新人新作为宗旨,成为沟通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他们的精神家园

《洮湖》创刊25年来,始终坚守纯文学的方向,以发表质量高的短篇小说、散文、诗歌为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洮湖》能把握办刊宗旨,始终把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办刊25年来,年年顺利通过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核,还曾在江苏省先进文联表彰会以及江苏省作协举办的读书班上,多次介绍办好杂志的经验。

作为一本地方刊物,《洮湖》的立足点和定位明确:《洮湖》是文学大刊的补充,是作者登上大刊物前的“试验田”“苗圃”,他(她)们在《洮湖》起步、练笔,积蓄力量,增强了勇气和信心,然后向更高一级的文学刊物冲刺!有不少作者获得了成功。25年来,从《洮湖》走出不少作者,例如本土作家金文琴、老于头、李永兵、王宁婧等。不少作者在省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并加入了中国作协。13岁的中学生王宁婧在《洮湖》以头条位置发表小说处女作后,获得第二届“曹文轩文学奖·少年创作奖”,她也是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江苏籍作家。后来,《洮湖》还推荐她去江苏青年作家班学习,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刊主编谈洮湖主编葛安荣内外融合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