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资产,永远是自己头脑里面装的东西。详细一点说,就是自己的认知水平、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分析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原因很简单:投资房产有亏钱的,买股票有亏钱的,买基金有亏钱的,买黄金有亏钱的,买期货有亏钱的;但是反过来,买这些都有赚钱的。那么我们能够靠什么挑选到赚钱的资产,而不是亏钱的资产呢?就是开头说的那些东西。
首先,什么是认知水平?可以近似理解为见识。我们常说“见多识广”,见识就是我们见过多少东西、多少事情、多少人,然后理解了世界上多少事实以及道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不了解现代金融知识的人,认知水平是达不到知晓股票、债券、基金、期货、期权等事物的存在的。
知道一样东西的存在,是最起码的认知,也就是我们说的“知其然”。然后,通过学习、请教、甚至亲身实践,了解到一样东西的运行规律,是更高一级的认知,也就是我们说的“知其所以然”。这都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要知道货币贬值的时候,最好的资产是什么,我们的认知水平起码要达到知晓这个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资产存在吧,比如房产、古董、艺术品、黄金、股票、基金、债券等。这当然只是最初级的。我们同样需要知道这些资产都是怎么一回事儿。
比如房产,货币贬值的时候,房产价值是涨是跌?黄金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股票市场上,所有股票都涨吗?古董投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艺术品投资靠谱吗?还有人投资红酒,这东西的价格是什么决定的?
能不能理解这些,都是认知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那么认知水平怎么提升?三条路:读书;请教专业人士;亲身实践(试错)。最靠谱的方式是把这三条路同时走一遍,先从读书开始入门,然后有条件的话,带着读书的问题请教专业人士,然后自己去实践一下。这个过程中肯定要踩坑,有条件的话再回来请教专业人士。这样反复推进,自己的认知水平就越来越高了。
第二点,获取高质量信息的能力。这里又有三大学问,一是要有获取信息的渠道。曾经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要么看报纸、看电视,要么就只能去图书馆看书。说实话效率还是比较低的。现在是信息时代的网络社会,大多数信息都能从网络上获得,时代的特点变成信息过剩。
这就来到了第二个学问,过滤无用信息渠道。这个技能也没办法凭空获得,一般情况下都是靠自己多查多看,才能发现原来某些网站、或者某些文章的内容是胡扯的。这有点像学英语,真正流利地开始说英语,其实并不是刻意地学就能学出来的。靠的就是多读多说,慢慢地很多很多的词汇就像非常自然而然地排列到一起了。同理,上网查信息多了,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网站是不靠谱的。
再然后就是第三个学问,把无用渠道过滤之后,在有用的一些渠道里面,还要对比信息的质量。有些渠道的信息虽然真实可靠,但是描述过于肤浅,干货不够干。而有些渠道的信息不但真实可靠,而且深入浅出地挖掘事物背后的道理和规律。
或者,好多可靠的信息渠道提供同一类信息,或者就是相同的信息。但是,有些渠道将信息排列组合,用一种更方便检索,或者更清楚归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我们阅读信息、使用信息的效率就更高。这也算是高质量信息来源。
最后一项就是分析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透过表面现象,直达问题根本,或者透过看似不相干的表面信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表面现象背后的联系,从而分析出一个隐藏的趋势。
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官方要出台物业税试点,利好房产投资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当然可以先去网上搜各种专家的言论。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有一些高质量的信息渠道,比如你认可的某个专业人士,或者某个杂志、报纸、专栏等,就可以缩小信息检索的范围,提高效率。
然后,你就要看那些渠道里面的相关内容。有的信息可能这样解读,有的信息可能那样解读,这时候就需要启动我们自己的信息提炼与分析能力。官方出台物业税,显然是要增加房产的持有成本,提高房产的投资成本。这时候,够抢手的房产可以价格水涨船高,不怕涨价。而不够抢手的房产,则由于持续的持有成本的存在,而导致大家都想脱手,以至于它们的价格必然下跌。
这都是由一些靠谱来源的初级信息,经过转几个弯的思考所得。如果有人告诉你,货币贬值的时候,赶紧投资房产啊,房价只涨不跌的。这时候,你就要清醒地提炼与分析所有的可靠信息,甚至从一些不相干的信息寻找它们背后可能有的联系。这样才能获得一个靠谱的结论。
所以,回头再来想一想,货币贬值的时候,最好的资产是什么?房产,黄金,还是股票,基金?最好的资产是自己的头脑,这才是识别在特定时期和历史条件下,最有增长潜力的投资资产的财富根源。
(全文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