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11月8日,记者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消息的右边,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同样引人瞩目:《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
在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节日,将文风改进的要求如此醒目地予以强调,体现了中央对文风问题的高度重视。正如评论员文章中所说的:文风问题不是一件小事。我们*历来认为,文风体现作风、反映*风。*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改文风列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八项规定,改进文风就是其中一项。努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把改文风作为转作风的一个支点,持之以恒地推进下去,是新闻舆论工作乃至*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的任务。
壹评论是报纸的灵*,对于一张以“人民”冠名的报纸,评论的文风如何,决定着与读者的距离远近,体现着对社会的认识深浅,更反映着观点背后的态度冷暖。走进人民日报评论部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接受着这样的传统教育,从前辈身上汲取营养,向同辈学习接地气的本领,尽可能去克服那些文风和作风上的毛病。但是坦率地讲,有一些毛病就像是空气里的细菌,时时刻刻准备趁虚而入,稍不留意就会中招。
比如说官腔。事实上,评论部20来个成员,绝大多数都是贫家子弟,没有人跟“官”有多深的渊源,更没有一个人喜欢官腔。但正像卢新宁副总编辑常说的,现在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而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手里拿的是金话筒。手持金话筒的时间长了,你不想打官腔,也要当心它自己找上门来。
我们有没有写过拿腔作调、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评论呢?诚实地讲,肯定是有的。从主观上讲,当然没人愿意去这样做。但从效果上讲,这样的作品时常可以遇到。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有时候是因为年轻造成的。这些年来,评论部大量扩编,来了许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平均年龄一下子降到36岁以下。身在主流媒体,但对主流话语体系是相对陌生的,大家常常会不知所措,尤其是当时间紧、任务急,而对写作的领域又不那么熟悉的时候。不知所措而求稳妥,就难免会想着从各种“标准说法”那里照搬照抄,于是乎,套话——这个官腔最显著的特征就不请自来、长驱直入了。
打掉套话,领导们身体力行。我印象深刻的两个范例,是评论部老主任米博华的。年2月,已近花甲的副总编辑米博华亲自操刀,写了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