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五一”假期了,
各地景区已经做好迎客准备,
憋了这么久,
很多人估计都想出去转转。
但是,这个“五一”到底能不能出去游玩?
疫情下,又该如何做好防控呢?
对此,中国疾控专家给出权威解答
↓↓↓
五一能出去玩吗?哪些人不建议出行?1五一能出去玩吗?
22日晚播出的央视《新闻1+1》节目中,*连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答了网友关心的关于假期、婚宴等系列问题:
五一长假可以出去散散心,看一看。目前全国总体的情况,有病*的风险还是很小的,但是也不能不防范。可以去公园走一走看一看,但不要聚餐、聚会,不能像疫情发生之前那样,特别放纵。
全国除了境外输入比较多的地方(如哈尔滨等)外,其他没有报告病例的地方,大家不要太顾虑,不要过分的担心,可以跨省流动,唯一的要求就是人流量的控制,这很重要。
2哪些人不建议出行?
日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五一假期是否可以小范围出行旅游,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行旅游较安全。但因目前还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本土病例,所以还是要保持警惕。
其中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特别提到: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因为老人、慢性病患者身上多少都有些基础病,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如果出门旅游,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感染新冠病*肺炎的概率要比年轻人高。
所以,为了健康,新老人朋友一定要牢记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的建议,五一节尽量不出门旅游。
当然,除了咱老人外,家里的年轻一辈如果想趁着五一节出去玩一玩,这个是可以的,但也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防止感染病*。
以下是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对大家五一出行的建议和提示:
▲可以去哪里旅游?需做好哪些准备?
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景点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娱乐活动。
若准备跨地区出游,应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防控*策,按要求做好准备。
出行需准备一些口罩、手消*剂等必要物品,以备路上使用。
▲乘坐交通工具要注意什么?
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
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部卫生。
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游玩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在景区要有序排队,保持一个人际距离。
在人员密集场所要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随时做好手部卫生。
若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旅行期间饮食应注意什么?
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
在景区内饮食时,建议首选外带食品。
若需在餐厅用餐,建议间隔错位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推荐大规模聚餐,也不建议携带婴幼儿进入餐厅。在餐厅期间要尽量减少触碰公共设施。
▲旅行期间住宿要注意什么?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
部分景区只接待省内游客▲中央明确:跨省跨境旅游暂不恢复
日前,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
▲文旅部、卫健委:疫情期间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4月13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通知要求,旅游景区要建立完善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严格限制现场领票、购票游客数量,做好游客信息登记工作。
▲18日起,河北衡水湖景区对外开放!暂时只接待河北省内游客
▲目前,四川泸沽湖景区和毕棚沟景区已经宣布暂不接待跨省跨境游客(含14天内有省外境外旅居史),只接待四川省内游客(以长期居住地为四川省,且最近14天内行程码出行轨迹均为四川省境内识别为准)。
每一位游客需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