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条制版线组成的印前部,这里是报纸印刷的第一道岗。产业园工作人员时飞介绍,印前部负责的就是包印前制版工作。
白天,报社采编人员精心采编各种报纸内容;晚上,印前部工作人员通过网络接收报社编辑部传来的电子版面,再通过制版机,将这些电子版面呈现在一块锌铝板上。这些锌铝板就是印刷报纸的模板。
印刷部:一小时印刷份报纸结束印前部的探访,带着新鲜出炉的报纸模板。大家走进整个印刷产业园的心脏——印刷部。新闻纸、印刷机、运输管道……印刷部的各种“小秘密”让众人惊叹。一卷崭新的新闻纸大约重达千斤,全部展开约有2万米长。
由高度达到二三十米的数台当今世界最尖端的印刷机组成的印刷机组,每小时可以印刷份报纸。
印好的纸张经过一个“漏斗形”的三角区折叠,再经过裁剪,一份份报纸便“新鲜出炉”了。最后经过折页、打包等程序,一捆捆打包好的报纸,通过车间内特殊开通的报纸传输VIP通道直接滑送到到送报工人手中,装车后马不停蹄地送往各发行站,随后由发行员们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报摊和订户家中。
印刷体验馆:记忆中发*的老报纸时光荏苒,当你抱着手机、平板电脑网上冲浪时,是否想到在这之前,一份报纸就是老青岛人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看完了报纸的“今生”,最尖端的印刷科技,现在的你是否疑问在这之前,报纸是如何印刷的?为此,我们一同走进了青报印刷体验馆,共同探索报纸的“前世”。
一排排有着浓厚历史感的铅活字解答了众人疑问。这项由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到上世纪80年代激光照排技术普及之前,都一直是报纸印刷的主要方式。印刷馆内的老照片记录中,制版工人们一手拿着文字稿件,另外一只手准确地挑选着铅制的活字组版,整个过程容不得一点马虎。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事物瞬息万变,但不变的是报人们的一颗匠心,和对一份报纸的尊重。
除了铅活字印刷,在体验馆内还包括激光照排、旧报展示、体验教室等版块,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报社发展和印刷技术进步的不同历史阶段。其中,一辆产于年的日制铅版推车更是见证了青岛近代报业的发展历程。
据时飞介绍,此次对外开放的青报印刷体验馆也是岛城首个集印刷体验和印刷历史物品展览的综合展馆。
3月11日,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并接待了第一批到访的游客。除了全程无缝观看报纸印刷过程、印刷技术的发展史之外,还有更多惊喜体验等着你!现场动手进行四色印刷实验,使用3D打印机设计打印专属你的作品,亲自动手制作一本练习册……如果你想亲临现场,可以在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提高同学们的绘画能力,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于6月5日在线上举办“垃圾分类让生活更环保”手抄报活动。
活动准备前期,活动负责人将活动发布到到梦空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将活动内容通知班级组织委员,进行活动宣传,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活动开始,参与活动者在到梦空间报名,录取后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作品要求完成作品后提交到活动群中,并在到梦空间完成签到。
同学们精心制作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手抄报,并在家庭成员之间或线上进行宣传。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且带动周围人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从自身出发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活动后期,同学们将宣传材料上传到活动群中,活动负责人统计上交作品,发放活动积分,同时将收集的活动材料发给相关部门进行后期活动宣传。
活动的举办,不仅宣传了绿色生活的观念,陶冶了同学们的艺术情操,而且倡导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环境中,宣传了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图文来源
宣传部
排版
张萌
审核
董亚楠张舒燕赵海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