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闻学打卡13简述西方新闻业产生的基本
TUhjnbcbe - 2021/4/6 3:09:00

01

简述西方新闻业产生的基本原因

在14、15世纪,西欧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以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改变:

(1)社会规模的扩大,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世界各地的任何重大变动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发生直接的关系。人们不但需要了解本地的情况,还必须关心世界各地的重大事变。

(2)社会急速的变动,各阶级之间斗争的激化,使得社会每日每时涌现出大量新闻。

(3)社会分工的精细,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大量的*治、*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社会对信息量的需求在激增,需要信息的人在激增。于是,社会需要分出一部分人来专门收集、发布新闻、公开出售,以满足人们了解新闻的需要;社会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运载新闻的工具,以便使新闻传得更远更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全部物质手段。

(1)读者群: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类学校大量地兴办起来,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在提高。客观上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2)城市:资产阶级还创建了大量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这就便利了报刊的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资需要。

(5)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增加,资本的集中加速,使资本家有可能独资或合资办报刊。资本家为推销商品,需要大量地刊登广告,报纸从广告中可以获得大量利润,使报纸成为有利可图的企业。根植在这样深厚的社会经济土壤之中,报刊的产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02

近代中文报纸的产生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年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米怜为主编,署名博爱者,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求”,把宣传“神礼”放在首要位置,绝大部分内容是阐发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各国情况和天文地理知识。此外,它还发表诗歌、寓言以及“告帖”(即广告)。年停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影响并不很大,但一部外报侵华的历史由它开端,这种*治影响却是很深远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于年在广州创刊,由郭士立创办、主编。该刊虽然为宗教性刊物,但宗教色彩淡化,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它以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着重宣传“西方文明”,反复劝说中国人改变对西方的旧观念,主张中国应该学习各国的长处。宣传上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的署名是“爱汉者”。年停刊。

往期·推荐

新闻学打卡12

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露布、邸报

新闻学打卡11

舆论和舆情的区别、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资料来源:《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第六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学打卡13简述西方新闻业产生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