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假如离开了水会怎样?不说你也会知道—鱼终究会在对水的渴望中死去。由此,可以想到了我们的数学教学:如果没有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依托,是不是也会像离开了水的鱼一样毫无生机可言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在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乐学
传统教学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男生女生先后举手:“我们班有女生20人,男生30人。”“明天隔壁班要在阶梯教室开中队活动,并邀请我们班派10个同学去观看中队活动,为了公平起见,男生、女生各派5人,好吗?”这时,可能有不少男生举起了手,满脸不服气的样子:“老师,你不公平,男生应该派6人,女生派4个人才公平。”我连忙说:“是吗?为什么认为男生应该派6个人,女生应该派4个人呢?”“因为男生有30人,女生只有20人,男生是总数的五分之三,所以男生应派10个人的五分之三,女生应派10个人的五分之二。”教师因势利导:“你认为观看中队活动的男生、女生人数要按什么来确定?”“要按男生、女生实际的人数。”“同学们讲得真好。其实,你们讲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按比例分配。”
在该节课中,教师没有把枯燥的按比例分配知识强行带进课堂,而是由贴近学生的“选代表去观看中队活动”这一事件为契机,让学生在争论中明白生活中存在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为“活”的生活事件,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提供生活素材,促进学生善学
在许多学生的眼里,数学是枯燥的、难以理解的,但再枯燥的知识也有大量的具体的生活原型。实践表明:如果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为学生找到原型,让学生在实践和交流中进行学习,那么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乘法分配律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买东西的生活场景:老师当售货员,学生甲买8件衣服、8条裤子,一件衣服62元,一条裤子38元。然后请学生算一算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式:62*8+38*8=+=(元)。老师接着说:“如果把一件衣服和一条裤子搭配起来,一套一套地卖给学生甲,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呢?”在教师提供的生活素材下,学生很快列式:(62+38)*8=*8=(元)。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推出62*8+38*8=(62+38)*8。最后由学生提供的算式抽象出乘法分配律。
这样的教学,让乏味的教学知识转换为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会数学、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