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天水才女李晓东短篇小说小满
TUhjnbcbe - 2021/5/7 2:06: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Sayings:

刚从环岛路夜跑回来,月色甚好,海风撩人,跑得轻松惬意,精神奕奕的回到客栈。坐下,喝盏茶,敲几行字,而月光就在透明的天窗上方映照。

犹记得刚来曾厝垵的最初两年,常常一个人很孤单的走在海边的木栈道,名曰散步,也是这样的月色,却是满腹惆怅、思念。几年后的而今,同样的夜色下,脚下深浅不一的沙滩已变坚硬的鹅卵石滩,深感有幸,享受着孤独,内心的平静与丰盈,恰如这夜深的海天一色。

厦门.环岛路曾厝垵的海边

郑其岳老师写的这篇曾厝垵,是他带着对曾厝垵的探究之心自己一个人转悠着这块地方,走走看看,来过我的客栈两次,却都因我忙碌而并没有多聊什么,前前后后郑老师用了一年的时间。然后有一天他发给我看,我打开电子版随意扫描,却慢慢被文字带入,沉下心安静的读下来,我发现这篇文章,是目前为止写曾厝垵写得可以说最全的一篇文学随笔,关于曾厝垵的历史、人物、宗教信仰、以及当下的外来文化(民宿与商业)的进入带动的发展,郑老师以他的笔力默默解读着,用心忠实于历史与现状。

感谢郑老师对羚羊客栈的着力笔墨,他说客栈给了他一个意外,没想到此处栖隐着这样一位藏羚羊……

生活中总要有一些事物超出我们的想象与认知,这个世界才比较有意思,生活的乐趣亦在其中。

曾厝垵/郑其岳

曾厝垵国办路口的牌楼

只要是周末或是其他节假日,路过厦门环岛路的曾厝垵地段,往往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村口处,人流汹涌,如同打开闸门的潮水;而海边,也是人满为患,看过去五颜六色,与大海的墨绿色形成一种反差。直到去年“五一”节后,我看到有关报道说,节日期间到曾厝垵的游客达到五万多人次,首次超过鼓浪屿的游客。

通过媒体的报道,我非常清楚,近年来厦门的旅游人气指数,经常名列全国前茅,有时甚至进入前三甲。引起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始终非鼓浪屿莫属,前几年,每每看到游客把鼓浪屿围得水泄不通的镜头时,总是让人咋舌。有的人不禁惊呼,不要把一个弹丸小岛踩沉了。曾几何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竟然会蹿到世界闻名的音乐岛之前,出尽风头,让人心理一下转不过弯来。

去年5月中旬一个周末的上午,我邀上一位文友,先到胡里山炮台,再次观看那门被鉴定为“世界现存原址上最古老最大的19世纪海岸炮”——克虏伯大炮后,就乘车第一次来到曾厝垵。

我俩走下公交车,车站正好在一座天桥旁边。我们抬头一看,原来这是一座村口通往海边的人行天桥,桥上人流如织。仔细一看这座桥,既像一根鱼刺,又像一艘船的骨架,如鱼似船,颇有艺术特色,无疑是进入这个文艺小渔村的形象广告。我们不禁走上桥去,原来桥面由木板铺设,接近于自然状态。桥比一般的天桥要宽一倍,约六七米,人群川流不息,估计是厦门一个最为繁忙的天桥了。

村口上空的横梁上写有“曾厝垵”三个金色大字,想来这几个字的照片不知已在多少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水才女李晓东短篇小说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