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在每年新员工入社培训讲课时,我的开场白总是这句话:上证报今年几岁了,我这个“社员”比报纸小两岁。
年3月,上证报创刊两年后我调入报社,当时我走上工作岗位还不到一年。
从此,我的青春和最好年华在此扎根和生长,这是一段难忘和自豪的岁月。
从入社时的一名小记者,到走上报社重要岗位,我一直在采编部门学习和工作,和很多同事一起,见证并参与了上证报从一张单薄的信息纸转型为具备雄厚的全媒体采编能力和报道矩阵的不凡历程。
三十年岁月悠长,在此撷取几个片段和大家分享。
走出上海
也难怪人们一开始都说上海证券报是一家“上海的报纸”,除了报纸名称的原因,早期在报道内容上几乎都是围绕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以及以上海本地公司的发展等展开,所有采编人员局限于上海,报道领域狭窄,报道影响力单薄。
上海证券市场开疆拓土迅速走向全国,为报纸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机遇。借助当时上交所先进的卫星行情传输信道传递版样文件,不到两年时间,上证报就成为一张在全国印刷发行的报纸,这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形势发展给采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人们需要大量来自宏观部委、产业部门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信息。特别是股市在经历了试点初期的草莽狂奔后开始被纳入更加规范的监管轨道,国务院成立了证券委(证监会前身)作为最高监管机构,人们对*策和监管信息的重视前所未有。上证报必须迅速走出上海。
年9月,报社决定在北京开展报道业务。我荣幸成为首任驻京记者,揣着几千块钱,在新华社招待所一住几个月,当时没有手机全凭呼机和公用电话与编辑部联络,靠着手写稿件和电话亭的传真机发稿。所幸终于打开了局面,来自证券委、央行、财*部等重要宏观部委的*策信息开始不断出现在报纸头版。
以此为契机,报社在北京、深圳等*策和市场高地不断加强采编力量投入,直至形成总部规模;在广东、四川、福建等上市公司发达地区也加强报道力量部署,全国性采编报道格局初步建立。
年前后,报社连续组织了几次产生较大影响的采访报道活动:“中国经济长江行”从长江源头青藏高原走到入海口的崇明岛,对沿江上市公司和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作了一番巡礼;“中国证券市场万里行”则从黑龙江走到深圳,对改革开放背景下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所发挥作用进行全方位报道。这些大型报道活动持续数月,行程上万里,在财经媒体中均属首创。同期,报社还邀请吴敬琏等著名学者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诸多重要课题,开展了一场影响巨大的“寻求证券市场大智慧”的讨论活动,当时全国知名的经济学家大多参与了讨论。
当年参与这些活动的同事都是报社品牌和影响力的宣传队和播种队。上证报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一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证券专业大报,发行量最高曾达80万份,为不久后成为监管部门指定披露信息报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满羽翼
今天的新同事可能并不了解,大约十多年前,上证报作为一张财经大报每天新闻版面就达三四十版,分为封面、市场、公司、专题等四五个叠。这个“厚报时代”虽然是互联网兴盛和新媒体喷薄之前所有传统媒体短暂的辉煌,但也标志着上证报的采编能力和专业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脱胎于上交所内刊的上证报在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创业者们来自五花八门的行业,不少人没有从事过正规的新闻报道工作,大多缺乏财经方面的知识;采编架构粗放,就是新闻、市场、专题三个部门;报道形式单一,工作性强,有很多报道内容仅是*策介绍和知识普及。
曾经一家上市公司首次配股的消息发了头版头条。不过,类似这样的“首次”不就是新闻吗?随着证券市场不断探索创新,这样的“首次”源源不断,为报纸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和学习素材。我和所有创业者们在学中干、干中学,迅速熟悉和提高了专业化报道水平。随着“宝延风波”、“国债期货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报道产生影响力,上证报在证券专业报道领域崭露头角,走向前列,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科技股引发“5·19行情”的持续报道中一举成为引领媒体,奠定了在证券专业媒体中的领*地位。
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报纸采编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力。随着一批年轻采编人员走向成熟,报社有能力在专业报道领域进行深化和拓展,部门和报道领域分工更加细致合理。以券商报道为例,开始对经纪、投行、研究等细分业务开展对口报道,这反过来又推进了记者专业能力提升,一批专家型记者脱颖而出。在主报之外,报社还相继开设了基金周刊、机构周刊、网络周刊、资本周刊等,建设了“上证研究院”等品牌栏目,纵深挖掘资本市场丰富报道资源,多渠道打造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以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财经媒体崛起,采用更加宽泛的*经、财经视角介入社会经济生活报道并获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