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祝贺大公报创刊一百二十周年
TUhjnbcbe - 2022/7/31 16:49:00

本文作者:陈中威

七月大暑,夏花处处绽放,在炽热的欢庆中,《大公报》迎来了创刊一百二十周年庆。大公同仁长期以来为国家为香港发出的正面声音,忘己无私的报道给予最直接的肯定。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公报在历史的转变中,不断奋进发展,砥砺前行,虽遇起伏,唯仍茁壮成长。

《大公报》于一九零二年六月十七日,在天津首次出版。创办人英敛之当时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于清末时期已是一份受追捧之日报。民国后几度易手。一九二六年,吴鼎昌、张季鸾及胡*之接办《大公报》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不卖、不私、不盲」。三人合力分工并轮流执笔,议论时*,不偏不倚。报业蒸蒸日上,一九三六年四月更落户上海,津沪两版同步发行,此时《大公报》不论在发行量,还是广告收入方面皆领先同业,完全是一份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

抗战前夕,《大公报》出版结集范长江西北旅行通讯,题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真实全面的报道中共陕北根据地的全面情况,并七次再版。八年抗战期间,报纸虽一度停刊,仍力主「一不投降,二不受辱」,抵抗到底。在辗转迁徙中《大公报》因时制宜,先后创办汉口版、重庆版、香港版及桂林版,在艰险困战中谋求发展,舆论影响力及规模不断扩大,攀升国内第一。当时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因《大公报》对国内外新闻如实勇敢报道,且辞锋犀利,影响至巨,将其评为世界最佳报纸。

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大公报在国家港澳工委的支持下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但是由于一直大力支持新中国的发展,在港英时期也受到排挤及限制。临近回归的九十年代中,设立大公网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网络媒体之一,截至二零二一年,资料统计数字指出,大公网全球排名稳居中国新闻类网站前十,日均游览量达1,万次以上,日均访客数逾万。

时至今日回看《大公报》这样一份深具历史沉淀且仍在壮大发展的新闻报纸,堪称中国第一。它横跨两个世纪,三朝不衰,历经百二载,昂首踏入千禧年代。一代代「大公人」中不乏时代巨人,诸如张季鸾、费彝民、查良镛、曹骥云等,他们皆才华横溢,健笔论*,大公报国,无私为民。前辈先人的舍己奉献相信今人永志铭记,并且必定能承上启下,将报业发扬光大。在香港踏入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庆之际,活力澎湃,永葆青春,引领小岛破茧而出,再次高飞,开创未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贺大公报创刊一百二十周年